子,拣起被扯掉的头巾裹好脸,一边虔诚的念着“真主仁慈”一边抬起硬底鞋将欲对她施暴的歹徒连踩十几下爆了蛋。
萧琰轻笑一声,又肃了神情。
萧桥问:看到了什么?
萧琰说:一只兔子。
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
萧桥叹一声:这样的环境,柔弱的兔子很难生存,都被逼成咬人的兔子了。
贫穷就是一种病。萧桥说,贫穷而灵魂光明的人有,那是极少数。贫穷仍能保持底线的也有,那是少数。多数会被恶念染上,渐渐沦入黑暗,抛弃人性。在贫民巷里为几个银币就捅刀子的混混随手就能揪几个。
治病,要治身,也要治心。
墨子学府传授技艺是治身,安身立命;传授思想是治心,唯心改变才能破除贫穷的命运。
萧琰思忖:这也是破命。
萧桥说:人有智力和天赋的不平等,这是先天的不平等,像你说的,是自然孕育的,要改变,就要破命——提高智力,提高天赋。但还有后天的不平等,这是人为的不平等——资源、机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权贵和富人家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穷人家的孩子,只有低劣的教育,甚至得不到教育,也没有资源和向上的机会,愚昧的更愚昧,贫困的更贫困。这个是,国家要破的命。高宗皇帝说一个伟大的王朝必有伟大的使命,这就是使命。世子兄长说,要让家里每一个人过得好,这就是国家,治国如治家。一个家里富的孩子酌金馔玉,穷的孩子吃糠咽野菜,这叫什么家,这就不是好家。
……
第四日,仍是看外城。
这回看得细一些,晚上仍是踏夜幕而回。
黑暗中,仍然有罪恶。
萧桥说:光明不照入,黑暗永远存在。贫民区的罪恶每天都存在,不会因为你惩了几个凶徒就消失。
萧琰仍然认真践行美德,“出手”后说:路见不平就踏平,遇一次就踏一次,踏得多了,踏的人多了,世间的不平路就会减少。
萧桥哈哈笑,说是,所以他喜欢办报纸,让更多的人知道世间的不平,喜欢教书育人,让更多的孩子知道怎么踏平世间路。
……
十日时间内,萧桥带领萧琰走遍了和合三城的每一块城区,有不同类型层次的商业区,有不同文明的种族区,有不同信仰的宗教区,两人还扮成信徒进入了神圣教廷的中城大教堂和大食教的外城礼拜寺,当然也去了大唐的道观寺庙……在这种多宗教的氛围下,萧琰发现,和合的居民信仰和大唐民众一样:有些杂。
萧桥哈哈说:这是好事。
第六日萧琰傍晚和萧桥在外城分别,她没有返回内城,去了外城东部的日光寺拜访法照、普恒两位大师,却遇到了一位故人。
时光将她一下拉回华灯璀璨花千树的长安元夜,一起踏歌欢笑的年青郎君和女郎……
但眼前这位,却不再是鬓发如云裙帛翩然的荥阳郑氏嫡女宜嘉,而是已经剃度一身缁衣的行者慧觉。
“宜嘉姊姊……你怎么……嗯,成了行者法师?”萧琰一边行礼神色惊愕,深心中却又有一种不是很意外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