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减少任何一分,都不可能炼出淬血丹了。
而实证的结果也让她确定一点:
去掉因丹火提升而使丹材成分效力增加的因素,按这个配伍下限炼出的淬血丹,也不会达到她的预期,只会炼出一颗五阶的“甲五”:适合才晋阶登极境不久的武者,而非目标对象,融合境后期的武者。
实证确定了她的推断,这个方向走不通。
那就换一个方向。
——按通常的思考来说是这样。
但沈清猗的思考不一样。
道潇子曾说她“性太执”,太执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而她是撞了南墙也不一定回头,要么探究怎么将南墙推倒,要么思考在南墙上凿个洞穿过去。除非,她确定这个方向是错的才会绝然回头。
而方向“走不通”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方向错了;二是有障碍走不通,但方向是正确的。无论哪种可能,绝多数人都会回头,选择其他方向,虽然要绕道,虽然要另外寻找道路,但总比障碍横在眼前让人感到绝望好。
沈清猗首先想的却是障碍能不能打破?
从戌时到亥时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丹府中反复推演道则,已经就寝忽然又起身,回到丹房疾笔而书,就是涌出一个想法——赶着深夜做实证就是验证这个想法。
她真正的实证,还没有开始。
第二个实证,才是关键。
……
沈清猗从丹台上拿过另一只玉匣。
玉匣中是一颗红褐色的丹药,也是淬血丹。从品相看,远不如之前取出的那颗。
这是道潇子长老的三弟子至常炼的淬血丹。
五阶中净下品。
至常是四阶大丹师,有跨越丹师分水岭晋升五阶宗师的潜力,但他还在山岭上,还是四阶,以四阶道境炼出五阶丹这是越阶,虽然是五阶下品,也绝对可称天才。只是天才也有金字塔,沈清猗就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至常距离她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他这颗中净下品的淬血丹却是沈清猗实证的关键。
……丹药,未必是越纯净越好。
有时杂质丹也会很有用。
此时沈清猗面前是另一只阵盘。之前阵盘上淬过的甲四血还没有降到常温,暂时不能封瓶,好在这样的“烧台”玉清宫阵师给沈清猗炼制了很多,实证时可以数台同用。这只烧台上放了一只戌级的玻璃烧瓶,最高可耐一百二十度,相当于融合境后期武者的耐受度。烧瓶内已经倾入一管“乙一血”,抽取自英国公李崇义亲卫营中一位校尉的血液,是融合境后期的武者。
明亮的灯光下,沈清猗素白的手指和红褐色的丹药相比,有种苍白的清冷,让人想到深秋苍白的霜层,这手却不是苍白脆弱,轻指一弹,红褐色的丹药就轻静无波的落入烧瓶内,悬浮在血液中。
反应很平静,直到一分四十五秒后,丹药才开始溶解。这说明丹药和血液融合缓慢,比之前的“纯净至品”慢得多。阵盘上的温度显示也是静静的,没有任何跳动。这说明丹药没有完全溶解前,淬血的效力不会发挥。
不过,淬血丹是用于淬血,服丹就不是吞服,而是在短时增强血管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