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外廷所有奏报上来的题本,经过披红之后,你都要给朕一一记录在案,整理成表格。”
“朕要知道,一道旨意下去,哪个部接了旨,何时接的旨,派了谁去办,何时办结,结果如何。”
“一言以蔽之,务必要让他们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其四,曰‘红绿赏罚’。”
“如今吏部考成废弛,选官任事,为避同年、同乡之请托,竟多以抽签之法(枚卜)而行,实在荒唐可笑!”
“朕固然要下旨,令外廷重启考成,但此事干系重大,却也不能独由吏部行之。”
朱由检的目光变得认真起来:“朕往后,对各事成效,还要定出红绿。”
“过往的朕的红绿赏罚,只能去评判朕关注的事情。而后续的红绿赏罚,却要以你这‘任务管理’的结果而定。”
“能者,优者,朕亲笔加红,以为升赏之依据!庸者,劣者,朕亲笔加绿,以为申饬、罢黜之凭证!”
“如此,方能激浊扬清,选汰出真正可以为国办事的人才!”
高时明越听,心头越是震撼。
这四件事,每一件,都闻所未闻,却又都切中要害!
这哪里是分了他的权?这分明是给了他更大的权!一种前所未有的,足以影响整个大明朝堂的权柄!
待到朱由检说完,他才如梦初醒,连忙拱手领命:“奴婢……遵旨!”
朱由检却并未就此结束,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了高时明的手。
“高伴伴,”朱由检的声音里,充满了真诚与期许,“朕既托以志向,又怎会胡乱猜忌?”
“实在是这些事情,远比宫中琐事,更加重要,也更需要你这样朕信得过的人,来为朕分忧啊。”
“人人皆言,司礼监掌印,乃是内相。朕今日,便真正以宰相之事相托!还望伴伴能与朕同心戮力,共济时艰!”
高时明听得这话,整个人都呆住了。
片刻之后,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却终究没有再像上次那样涕泪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