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听见蒸汽机的轰鸣了!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往下看。
【天启二年,壬戌科,联捷进士。】
看到“联捷”二字,朱由检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所谓联捷,便是在同一科之内,先中举人,再中进士。
这种人,在科举时代,就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要比多年穷经皓首才凭运气登科的要厉害许多。
【登科后,户部观政,寻授户部主事,管临清仓事。】
【在任三年,清积弊,严法纪,积羡数千,清逋三万一千有奇。吏部三年考成,皆为上上。】
【因功,授大名府知府,加山东按察司副使衔,仍管旧事。】
看到这里,朱由检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好奇。
这临清仓听起来不过一个仓库,事功能有多大,还特地写到浮本里。
他抬起头,望向杨景辰。
“这临清仓,在何处?”
杨景辰精神一振,他知道,皇帝问话,就代表着他的举荐,已然成功了一半!
他快步走到殿中悬挂的《大明混一图》前,伸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点。
“启禀陛下,临清仓,正位于山东东昌府境内,坐镇我大明漕运咽喉之地。”
朱由检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位置,恰好就在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杨景辰的声音适时响起。
“陛下有所不知,这临清仓,其实积弊多年。”
“其职有三,一要存粮以备赈灾之需;二为稳漕,为南来北往的漕船调度;三为征粮,从山东、河南征收本色,以充仓储。”
“此一职,牵扯漕运、仓场、民运、地方。”
“其中官吏、军卫、漕丁、民夫,盘根错节,弊病丛生!”
“莫说做出成绩,便是能在任上安安稳稳待满三年,不出乱子,便已是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