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却对尘世之事了如指掌。
虽然他足不出户,但却操控整个天下的局势。
这位旷世奇才,就是鬼谷子。
据说,他一生培养了四位比较出名的学生。
这些学生下山之后,各有建树。
其中,两位成了大将军。
一位叫庞涓,一位叫孙膑。
其中,两位成了纵横家。
一位叫苏秦,一位叫张仪。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两位将军下山之后水火不容。
虽说庞涓奸诈,用计剜了孙膑的膝盖骨。
不过孙膑也不赖,用计看了庞涓的脑袋。
而两位纵横家,也是周游列国各怀鬼胎。
前一位苏秦,怂恿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军。
后一位张仪,怂恿六国与秦军连横,破了六国合纵之局。
然而,不管是庞涓、孙膑,还是苏秦、张仪。
似乎他们每个人,都不过是鬼谷子的棋子而已。
生与死,杀与伐,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就连整个天下国家的存亡,也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完)
6.韩非:闲情公子爱学习
韩非,韩国贵公子,从小爱看书。
后来长大了,因为家里有钱不需要工作。
所以有时间,在家里埋头着书。
他编了一本叫《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在当地朋友圈,非常的流行。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故事,作为小学生教材。
在稷下学宫广为传播,深受孩子们喜欢。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在一夜间变成了韩非的希望。
于是,他开始研究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学教育。
他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影子,孩子内心世界投射出家庭的矛盾。
继而,他开始关注家庭的原生态问题——秩序。
什么是秩序,秩序就是规矩的养成。
如何形成规矩,那就需要一个框架性的规定,也就是法令。
普天之下,以荀子在法学方面的研究最为出众。
于是,他背起行囊去了鲁国,拜在荀子门下学习法学知识。
这法学知识,可比那寓言故事深奥多了。
都是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那是他在韩国时,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鲜知识。
韩非感觉自己像进了刘姥姥的大观园,开了双天眼。
韩非还发现,有位李斯的同学也听的特别认真,笔记超赞。
7.墨子:劝君兼爱莫争攻
滔滔的黄河,日夜不息,奔流东去。
少年的脚步,怎么可以轻易困在原地。
平民出身的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
他要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墨子穿起芒鞋,步行天下,开始各地游学。
他起先师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