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瘦金体的鼻祖,山水画的楷模
文艺,是有钱人的玩意。
赵佶若不是皇上,铁定没有这么高的文学造诣。
什么瘦金体的鼻祖,山水画的楷模。
撑死,也就在皇家书画院里,当一个待诏。
在老百姓心里,赵佶应该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石。
在老百姓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搭上一把手。
在老百姓没有钱的时候,能够扶贫照顾下。
一个画画、写字的人,有什么能力为人民办事情。
不过,赵佶才不理会老百姓的想法。
皇上,只是他的一份工作。
文艺,才是他终生的爱好。
将生活融于工作,是赵佶毕生的追求。
艺术的星光大道,才是他人生的理想与辉煌。
可惜,赵佶的运气似乎不太好。
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他选择了失业。
但另一个层面,赵佶又是运气的。
金国国主仁慈,并没有要了他的项上人头。
落魄的凤凰,真的不如鸡。
下岗的皇帝,也是院子里拉磨的驴。
没有了尊严,再漂亮的文字。
也不过是祥林嫂眼中,不自觉地埋汰和鄙夷。(完)
4.赵明诚:金石书画钟爱,诗词歌赋亦喜
婚姻嫁娶的基础,是门当户对。
而婚姻长久的秘诀,却是势均力敌。
对于赵明诚而言,李清照是当世才女。
娶她过门之后,光靠贩卖她的诗词。
就可以“宅”在家里,当一个“软饭男”。
可是,赵明诚也是有骨气的人。
“软饭”固然要吃,但必须要站着吃。
既然诗词歌赋上,没办法胜过妻子。
那就摊牌了、不装了,从此以后不玩嘛。
颓废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就去研究金石书画。
在当时,书画研究者颇多。
但金石研究,绝对算得上是热门行当。
许多达官贵人,都愿意在家里挖个湖、建个亭。
顺便,买些稀奇古怪的石头,来装饰自己的品味。
赵明诚,便成为豪门富家的座上宾。
加上妻子的名望加持,一跃成为业界翘楚。
只是,名利双收的赵明诚,开始有点儿飘。
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是纯正的艺术家,开始收集金石书画。
宏观环境不错,做点重资产投资并不为过。
但经济下行,做重资产投资,很容易折在自己手里。
国破家亡,崔健摇滚,一无所有。(完)
5.李唐:万壑松风散曲,清溪渔隐归山
“李唐,你愿意一辈子画画么?”
“是的,我愿意!”
“无论将来富有还是贫穷,战争或是瘟疫,都愿意么?”
“是的,我愿意!”
此时,站在画院大殿内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