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锦江泪(贰)
part o:灯下誓山海 梓州夜碎琉璃心
书接上回!
元和四年,初春。
梓州东川节度使府邸的后园,一场为巡察至此的监察御史元稹接风的夜宴正酣。管弦呕哑,觥筹交错,衣香鬓影间弥漫着权贵们虚浮的欢愉。
薛涛,作为名动蜀中的女校书,是时任节度使韦皋幕府中的座上宾,自然在席。她并未融入那喧闹的中心,只独坐于一隅水榭的阑干边,手中无意识地捻着一枚落入酒盏的桃花瓣。池水倒映着灯火,也倒映着她清冷的侧影。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一个略带醉意,却异常清朗透彻的男声,带着击节吟咏的韵律,穿透了靡靡的乐声,直抵薛涛耳畔。
她循声望去。
灯火阑珊处,一个青衫磊落的男子斜倚在太湖石旁,手中并无酒杯,眼神却带着一种沉醉的疏狂。他身形颀长,面容清俊,眉宇间既有书卷的儒雅,又隐隐透着一股不羁的锋芒。
他正旁若无人地吟诵着辛幼安的词句,目光却似有意无意,越过重重人影,精准地落在水榭中那抹素淡的身影上。
四目相接。薛涛的心,毫无征兆地剧烈一跳。
那目光,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瞬间穿透了她常年用才情与淡然筑起的心防。她下意识地垂下眼帘,指尖捻着的花瓣,却已被无意识地揉碎,汁液染红了指甲,带着一丝清甜又微涩的气息。
“此等壮怀激烈,非胸怀丘壑者不能诵也。只是……”薛涛定了定神,抬眸迎上那目光,声音清越,不高不低,却奇异地让周遭的喧闹为之一静,“塞外声寒,壮士衣单。辛词豪迈中自有悲凉底色,如饮烈酒,入喉烧灼,落腹却成冰。未知元拾遗品出的是哪一味?”
元稹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神采,如同暗夜中划过的流星。他拨开身前几个谄笑的官员,大步流星地走到水榭前,隔着阑干,灼灼目光毫不掩饰地锁住薛涛:“薛校书果然名不虚传!一句‘烧灼入喉,落腹成冰’,道尽稼轩心事,更点破世间多少英雄块垒!”。
他随手夺过旁边侍者托盘中的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线条优美的下颌滑落,更添几分狂放,“某元稹,今日方知蜀中不仅有锦江秀色,更有扫眉才子,字字珠玑,直指人心!”
他的赞美热烈而直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周遭那些附庸风雅的官员们,顿时显得苍白而虚伪。薛涛的心湖,被这突如其来的激赏与那逼人的目光搅动,再难维持平静。
她强自镇定,唇边却已不自觉漾开一丝浅淡的笑意:“拾遗谬赞了。涛不过拾人牙慧,偶有所感罢了。”
“拾人牙慧?”元稹朗声大笑,笑声清越,竟然压过了那些丝竹之声,“校书过谦了!若天下‘牙慧’皆如校书这般,元某情愿一生俯首拾之!”他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激赏与更深的东西,那是一种纯粹的、对才情与灵魂的强烈吸引。
自那夜起,梓州的春日便染上了别样的颜色。元稹公务之余,几乎日日流连于薛涛下榻的驿馆小院。他们谈诗论赋,品评古今。
薛涛的博学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