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的作用。
小众电影先在纽约和洛杉矶小规模放映,取得高上座率和口碑效应,随后再逐步推向北美各大城市,票房成绩也就跟着来了!
基本上每一部都会跟院线签署发行合同…
也习惯了这么干…
DanielKatz不太想跟主流院线签署发行合同,他担心这么干,会让公司变质!
DavidFenkel的态度无所谓,他现在更多负责燎原工作室的业务,虽然保留A24差不多10%的股份,但他几乎不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
另一位创始人JohnHodges则想着拥抱主流!
DavidFenkel干脆询问了公司大股东沈言的想法,后者听完,果断摇头:“神经病啊,拥抱主流…拥抱主流,我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投资主流电影公司?我投资A24,就是看中公司的独特性…你跟Daniel说,我支持他!”
DavidFenkel则道:“但JohnHodges的想法也有道理,如果一直坚持独立、小众,我们的电影不可能在中国上映,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那你问问他,凭什么觉得A24做主流商业电影,能够跟大厂争夺市场?明星资源、剧本资源包括跟政府的关系…”、
“OK,我懂了!”
DavidFenkel转移话题:“亚马逊那边开价6.35亿美元…奈飞那边,涨到了8亿美元…”
“还是那个条件?”
“对!”
沈言想出手自己在A24的股份,很多公司感兴趣…
其中最有兴趣的是奈飞还有亚马逊!
但奈飞的收购条件是:一旦完成收购,A24的业务要尽可能转移到线上…
对的,就是网络电影…
“…奈飞也太霸道了,你放心,我虽然要清空手里的股份,但我肯定尊重Daniel的理念…”
David则道:“安纳布尔纳影业也有兴趣!”
“安纳布尔纳?还没破产?”
“…暂时还没,毕竟背后有大金主!”
“梅根.埃里森的经营理念…我不是很认同,”顿了顿,沈言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