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因为2018年是整个娱乐圈最焦虑,最饥渴的时刻!
粉丝经济、大IP+小鲜肉的模式眼瞅着讲不下去了,而且,非常巧的,今年遇到了政策收紧了。
资本的游戏也结束了,娱乐圈的财富就像大浪一样迅速退去,大批娱乐公司被拍死在沙滩上,从业者+明星们都开始集体切换成哭穷卖惨模式。
就在这个时候,《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横空出世,一举创下多重纪录,不管是点击率,影响力,还是招商情况,都给了整个行业莫大的鼓舞。
毕竟,大IP+小鲜肉故事讲不动了,咱就换个“中国偶像产业崛起”的故事来唠唠。
无论如何,不能真的让热钱撤离…
没错,这段时间,偶像培养成了一种潮流…
真的是牛鬼蛇神都往偶像产业扑。
有资源的公司就驾着资本马车金光闪闪地入场,没资源的公司呢,硬着头皮也要先上车后补票,总之无论如何,一定要抢到这个风口,谁先上谁先吹,就看哪头猪能飞起来了。
很多以前压根不干这一行的,也要跨界吃肉,画面就变得魔幻起来了。
举个例子,上海一家女团公司,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台湾人,上一份工作是卖鞋,鞋厂倒闭了,他就来创业做女团了。
这个女团不是NH48,但是模式差不多,就是招募一大群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不上学了,来这个公司里,管吃管住,天天练习跳舞,然后定期去剧场公演,接受一群陌生宅男的欢呼,握手和拥抱。
这类女团表面光鲜亮丽,但成员工资其实非常低。
妹子们的普遍工资也就四五千块,有没有五险一金还不一定。
住的宿舍大部分都在郊区,条件可能应该比富士康稍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太多。且不说荒郊野岭,主要经纪人还要随时盯着,不让姑娘们随便社交,谈恋爱更是绝对禁忌。
简直堪称高配版厂妹。
其实,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种事是不可能持续的…
如果你16岁的女儿要辍学去参加女团,你让不让?
就算你让,你女儿去参加了,勤勤恳恳练习了好多年,但最后没有出来,荒废的青春谁负责?
这几十上百个小姑娘的未来人生,你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