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则飞去了海南…
……
儋州,海南儋州!
苏东坡三次被贬,就是被贬儋州…
据说是因为他写了一首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然后这首诗传到了宰相章惇手中。他一看,然后就笑了:“苏子瞻尚尔快活耶?”
翻译一下:吆嗬?!苏轼居然过的这么快活啊?
说明了什么?
说明被贬的地方还不够偏远…
大笔一挥,直接让他滚去了儋州!
儋州,古称“儋耳”,北宋时,是极为荒蛮凶险之地,当时已62岁的苏轼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生离死别的不归之路,便把身后事向长子苏迈做了托付,只带着小儿子苏过一人前往儋州…
不止苏轼,苏辙也被贬,贬去哪?雷州!
为啥苏轼是儋州?为啥苏辙是雷州?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章惇选择儋州这个地方,是因为苏轼字子瞻,瞻与儋两个字看起来差不多;而苏辙被贬谪到雷州,是因为苏辙字子由,由与雷,下面都有田字。
如此荒诞的理由,后世之人没有不为之愤懑的。
对了,很多人说苏辙一直在捞哥哥,这次真不是——章惇和苏轼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据史料记载,章惇为人豪爽,但心胸狭窄。因苏辙弹劾过他,便怀恨在心,并迁怒于苏轼。
不过,苏轼与苏辙兄弟俩关系是真的好。
“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就是写给苏辙的,抒发的兄弟情,不是情诗,也不是写给小情人的。
说实话,抵达儋州后,沈言还有几个副导演、摄影师都很惊讶:到处都是东坡先生遗迹!
儋州故城有一条路叫东坡路;有一口井叫东坡井;有一种田叫东坡田…
当然也有东坡书院!
让摄影师小组拍了一堆照片,然后…另外选址搭建…
“这地方不太适合拍摄,我们去…”
随行的官员插话:“可不可以在海花岛搭景?”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