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理解大一统,他只是遗憾,为何不是赵国实现大一统伟业。
因此,在行刺失败之后,坦然认输才是这个人物最深沉的魅力——刺客不是为钱向弱者挥剑的杀手,而是义士。
作为义士,无名赢得起也输得起,死而已,笑一笑就好,不值得失态。
以图兰为首的高度利己主义美国文化精英看不明白这一层,以为《英雄》的结尾字幕是在强行输出中国的意识形态,实在非常可笑。
你们不懂战国的浪漫。
战国最浪漫的一点便是在追逐大一统的最后一段绝路上所绽放出来的璀璨辉光。
从春秋到战国,从百家诸侯到最终七雄,他们为最终一刻征战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最终导致了一种发自灵魂的赴死狂热——胜固然可喜,败亦不足惧,终归是要一统,终归是要止戈。
秦据天命,替后世所有中国人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耗尽所有,二世而亡。
汉继其志,最终煌煌然如同天上星河,彻底抵定了“汉”的民族主体。
再到盛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树立了一次次同化异族政权的文化核心。
至此,中国已是现代之中国,中国意识彻底成型。
自那之后的多次内乱、分裂、外敌入侵,再也没能改变中国之形状、中国之意识、中国人之志向。
《英雄》的结尾字幕,本质上是一次对于史实的溯源,真实客观,不偏不枉。
你们学问浅智商低,看不懂,我不怪你们。
因为我也不理解你们为何如此虚伪,姑且算是扯平。
请务必记住我造出的新词,中国意识,在不会很遥远的某一天,你们终将正视这种因为无知而扎根的浅薄。
【二、美式自由】
多次出国后,我才体会到中学政治课本里那一句“中国是shzy国家”的力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此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是来自苏联或者中国本身,而是一种对于异类政权的想象性理解,以及对于自身路线的不自然心虚。
划重点:想象性理解,不自然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