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馆票房4.2万美元!SR创造历史记录!》
——华盛顿先驱者报。
《外语片单馆票房记录并不值得吹嘘,芝加哥上映首日单馆票房5.7万才是真正的影史记录》
——洛杉矶日报。
《英雄大获成功,动作戏石破天惊》
——纽约时报。
《叫人难以接受的结局,英雄是一部浪费时间的华丽狗屎》
——波士顿早报。
……
打从《英雄》上映的第一天起,媒体就始终分裂为三大阵营。
吹嘘派、抹黑派、中立派。
在美国,发行商之间的竞争从来都是如此朴实——砸钱给媒体,然后媒体吹毛求疵,瞪着眼睛说瞎话。
《芝加哥》只在3间影院里小规模放映,5.7万的单馆票房历史纪录纯属特殊情况。
当然,华盛顿邮报同样夸大了现实,《英雄》只在华盛顿一家影院实现了单馆票房4.2万的好成绩,洛杉矶的平均单馆票房只有2.8万左右,中部州更低。
至于波士顿早报所谓的华丽狗屎,就连波士顿本地影迷都不认同。
“Bullshit!”
有影迷特意给电台打电话,破口大骂。
“你们瞎了吗?英雄是影史经典,你们才是狗屎!”
但是意义不大,《英雄》在波士顿非城市地区的上座率低得一批,上映首日8000多的单馆,近乎于垫底。
然后随着方星河天天在头条上挂着,情况渐渐有所好转。
同时,来自于新线影业、米拉麦克斯、环球影业的抹黑也愈演愈烈。
到了28号,首映满3天时,情况非但没有明晰,反而越来越混沌。
票房情况好的很好差的很差,影评人分析同样如此,线下的英雄迷和指环迷也干得如火如荼,开启了针锋相对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