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度都可能发生的平凡故事。
有人说《一次別离》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伊朗。
每个人好像都做错了,但每个人好像都没做错,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和宗教信仰下,每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
但事实上类似的故事就是身边的平常事,应该说全世界都在天天发生著。
不信教的人也有自己坚信的某样原则,当要挑战自己坚信的东西时总有所顾及。
可一旦踏出第一步,那后面就毫无压力的为所欲为对於韩山平提出放在港岛为拍摄背景,方冬升並不反对。
事实上,《一次別离》里涉及到宗教,如果放在內地,儘管现在大环境比后世宽鬆许多。
但剧本依旧免不了到宗教事务局、审核委员会等地方溜一遍。
不仅费时间,而且通过的希望也渺茫,虽然有珠影厂和中影集团做背书。
放在港岛就不同了,眾所周知的原因,港岛环境较为宽鬆。
而且宗教、阶层这些有生长的土壤,拍出来不突兀。
港岛人构成极为复杂,有近百分之七十是各年代来自粤省和闽省等不同地域和少量的少数民族约百分之三十来自亚、非、欧、北美、澳五大洲(含中东地区)的各色人种。
包括二十多个国家和民族,以东南亚、南亚、东亚各国最多。
不论哪个民族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宗教信仰。
港岛是自由港,不论什么国籍什么人入港,包括信仰都是自由的。
所以几乎世界上任何教门都有,在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各种寺庙教堂,不计各种教门的楼堂馆所就多达千余处,约每一平方公里一处。
“我同意把背景放在港岛。”
方冬升点头。
闻言,韩山平顿时鬆了口气,他还真害怕方冬升犯轴,反过来质问:
为什么不能放在国內拍摄电影不应该是自由的么咱们的审核有问题!
別觉得韩山平的担心是多余的,有人就敢拍桌子猛,
有的儿坏,採用迁回战术,电影拍完就送国外参赛,
还有的人剧本改了好几遍,他也知道审核无法通过的点是什么。
但就是为了所谓的表达自我,而固执己见总结,越有才华的人,越容易在这种事儿上犯病。
“行,那就这么定了,等你这边准备好我就联繫银督机构,你去港岛拍摄直接找他们就行。”
韩山平想了想,继续道:
“港岛演员也可以適当的用几个,你有倾向的演员么
或者我让银督那边根据你的人物小传推荐”
银督机构,华夏电影在境外唯一的一家大型国有电影企业。
代表作品像少林三部曲《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方冬升想了想,道:
“先让他们推荐吧,如果有钟意的演员,我再提。”
“嗯,这样也行,电影聊完,剩下的就是咱们三家的出资比例以及各自承担的业务了——“
《一次別离》是小成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