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中门对狙
拿奖不仅要付出99%的努力,还需要1%的运气,
《香魂女》和《喜宴》在1993年的柏林遇到了力排眾议的老谋子。
双双获奖,成就华夏电影史的辉煌。
同样是在“华夏人民的好伙伴”马可穆勒的支持下。
华语导演在05、06、07连续三年,凭藉《断背山》《三峡好人》《色戒》摘得金狮大奖。
据说马可穆勒此举差点把西方人惹急眼了。
08年终於肯把金狮放回西方,这才有了福克斯探照灯的《摔跤王》结束东方电影人的统治。
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马可穆勒结束了自己在威尼斯电影节为期四年的评审团主席导致的。
在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几百年前他的义大利老乡马可波罗也是一位標誌性人物。
同样名叫马可,后者第一次將那个神秘的东方大国介绍向西方。
前者则是將华夏电影系统性地推荐给西方的第一推手。
马可穆勒是义大利最早来中国留学的那批人,普通话溜得跟本地人似的。
从1980年进了威尼斯电影节选片组,他就一门心思帮华夏电影吆喝。
跟第五代、第六代很多导演处得跟自家兄弟似的。
后来从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位置退下来后,他乾脆把家安在了华夏。
和老婆孩子一起住到魔都,还在当地大学当特聘教授。
兼著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艺术总监,日子过得挺踏实。
这哥们儿对华语电影的帮助真不是盖的。
华语片能在威尼斯拿那么多奖,他绝对是头號功臣。
在未来他还会拿到国务院发的中意友好贡献奖方冬升没有遇到老谋子,也没有遇到马可穆勒,但是他有丽姐啊。
“冬升柏林放心飞,丽姐身后帮忙推。”
为此,方冬升还特意打了个电话向巩丽表示祝贺。
“你小子可別滑头哦,片子赶紧寄过去,到时候我会看的。
而且我绝对会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可不能让老外等著看咱们的笑话。”
巩丽在电话里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瞩託道“好嘞,您就放心吧,巩主席。”
“还是丽姐听著顺耳。”
“丽姐姐”
该做的方冬升都做了,最终能否拿奖,就看天意了。
进入十月底,天气逐渐转凉,秋意浓。
方冬升这边则是开始配合北野武工作室、中影集团开始对电影《野蛮女友》进行造势宣传。
此时尚未进入网际网路普及时代,电影宣传手段以线下实体渠道和传统媒体为主。
整体呈现出“接地气、重覆盖”的特点。
同时受限於技术和传播条件,宣传形式相对朴素。
报纸、电视、广播,宣传老三样嘛。
全国性综合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地方都市报如《京城晚报》《新民晚报》以及专业电影报刊,如《华夏电影报》《大眾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