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都还在,有些人还留在村里种些玉米,果树。
或是养些鸡鸭,蜜蜂,卖肉蛋蜂蜜赚钱为生。
李启文就是在村里长大的。
从他有记忆起,他就和爷爷奶奶住在李家庄的老宅里。
小学他是在离这十公里外的镇里上的,一直到初中,他才搬去县里。
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很熟悉。
拉著行李箱,他沿著通往村里的小路,向著村里走去。
行李箱不轻,路也不好走。
但他不急著赶路,只是不紧不慢的走著。
一边走,一边打量两旁的果园。
从他上初中那会儿,村里的不少住户就已经出去打工了。
出去的人,都把地承包了出去。
村里的富户承包了他们的地,统一进行大面积种植,其中不少地种了果树。
他记得小时候,村里种的果树,基本上都是苹果树。
可现在果园里的树,却都是黑布林李子树,和獼猴桃树。
眼下正是黑布林李子树採摘的时期,果园深处有工人在忙著採摘,轮胎比人高的大马力拖拉机,正拉著车斗,不停运著採摘好的果子。
地头处,有货车在等著装车。
其中还有厢式冷藏车,显然是专门运送高品质鲜果的。
这和他记忆里还在用小四轮和塑料筐收果的情景比起来,要先进高效得多。
这是给盒马供货的么
他在杭城逛盒马的时候,就遇到过来自秦省的黑布林大李子,卖得还挺贵,得十几块一斤。
那些李子的品相都不错,但和眼前这些还长在树上的李子,还是没法比。
穿过李子园,他终於看到了熟悉的苹果树。
六月份的苹果树,掛的果已经不小了,但还是绿色的青果。
看著掛在枝头的硕果,李启文咽了口舌底渗出的酸水。
他还记得小时候和同学去摘这种没成熟的苹果吃,一个个酸得牙都倒了,现在回忆起来,嘴里还在渗口水。
他有点想摘一颗回味一下,但果园外拦了铁丝网,想进去除了翻铁丝网,就得绕去果园门口了。
滴滴!
小路前方开过来一辆银色的五菱麵包车,远远的按了下喇叭。
李启文闻声,把行李箱拉到了路边,给麵包车让开了位置。
但麵包车没有开过去,而是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驾驶位的车窗开著,一个留著络腮鬍的壮硕大叔笑呵呵的看著他:“启文你都到了我还说去接你呢!”
“林叔”
李启文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林叔是爷爷奶奶老宅相邻的邻居,他父亲和爷爷是老朋友,两家关係很好。
“你爸给我打电话了,让我来接你的。”
林叔正解释著,副驾驶位上探出了一个扎著马尾辫的脑袋,笑呵呵的冲他喊了声:“启文哥!”
“小婉”
李启文更惊讶了:“你放假了吗”
这个笑起来眼睛像月牙一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