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影院方面加强措施之外,猫果树也与刘艺霏、杨蜜的粉丝团队进行了接洽,用“提前演练《天才枪手》防盗”的理由,动员了大量粉丝志愿者,加入到点映场的防盗巡查中。
效果不错。
与拿工资的电影院员工们相比,粉丝志愿者们的积极性与热情显然更高一些。
十一月二十七日。
《天才少女》在科学院南路的华兴影城举行了首映礼。
这也是与当前宣发习惯不同的地方之一。
就像与《天才少女》同一天公映的《木兰》,使用的依旧是“首映礼一点映一全面公映”的传统流程。
早在十一月十六號《木兰》就在工体进行了盛大的首映礼,邀请了客串的维塔斯、主题曲演唱者孙艷姿、张亮颖等现场演出,把电影首映礼几乎办成了演唱会。首映礼之后,《木兰》才在北平和沪上进行了小规模点映。再之后,才是二十七號的全国公映。
与之相比,《天才少女》则使用了『点映一首映礼一全面公映”的新流程。
除了一点后来人的经验外。
也与《天才少女》的主演“牌面”不够大有关。
传统逻辑中,首映礼是电影的第一场放映,通过邀请的媒体与嘉宾,用他们的评论来为电影定调和造势。
但就像数码摄影与胶片机之间的关係。
数字平权运动同样蔓延到了电影宣发的领域。
这种旧式精英们把控话语权的方式,早已在网际网路的衝击下摇摇欲坠了。
更適合当代社会环境的逻辑是,是在首映礼前,片方先通过点映,获取第一波真实口碑,然后在通过『首映礼』將这种口碑宣扬出去一一换言之,首映礼的目的已经从『获取评价”变成了『集中展示口碑”,首映礼不再是电影『第一印象』的来源,而是『口碑势能”的放大器。首映礼的红毯、明星阵容和盛大场面,是为已经在点映中积累的好评提供了一个最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將其热度推向顶峰。
“一一点映期间,每家电影院日均安排三场放映,上座率50%+30%,根据前六天的统计数字,日均票房在70万,也就是说,七天点映票房应该能达到五百万,已经覆盖了我们的製片成本———””
郑钱抬手示意,打断了栗娜的匯报。
“—一什么叫上座率50%+30%”他露出一丝困惑。
栗娜简单解释道:“一一这次我们点映与蜜蜜和艺霏的粉丝团进行了深入合作,那些志愿者们进入电影院,也需要买票的——我们抽查了十家影院,估计这些粉丝提高了大概30%左右的上座率。”
“也就是实际点映的上座率在50%”
郑钱感到一丝失望之余,对於明星粉丝们愿意钱当志愿者的行为感到了由衷的敬佩。难怪后来流量明星能大行其道,实在是这些粉丝的钱太好赚了。
对电影这种充满不確定性的业务来说。
能有一批『確定性极高的铁票仓”,对所有电影公司都是巨大的诱惑。
“—一院线那边排片的时候,会扣除这些粉丝的上座率吗”郑钱立刻想到了另一个关键之处。
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