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江湖人士也在,杨小龙就更好忽悠了。
首先把郑府做客的名仕都请来,然后对着这群江湖游侠一顿之乎者也的夸赞。
虽然这群江湖人士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鸟话,但被一群文人夸赞自己绝对有面子,以后出门喝酒吹牛都能比同道中人高一等。
杨小龙还特意表示,自己会带着众名仕亲自前往战场观看,特为英勇作战的勇士立书写传,并编成话本让酒馆说书传唱大江南北。
杨小龙作为后世之人非常清楚舆论的重要性,自己要打出名头就要在民间树立形象,而树立形象就需要文人墨客们大力吹捧。
文人墨客大部分都是聪明人,这群人可不像普通贫民那班好忽悠,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利益之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如何创造利益的人。
想让他们当牛马,就要先画饼,描述未来升官发财,再施以一定的银两作为报酬。
最后再从中挑出几位表现优秀的作为榜样写推举信,不然想靠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想都别想。
为了发动舆论效应,杨小龙先是亲自拜访本地学政官员,与几位老夫子促膝长谈,先是摆事实讲道理,然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为民除恶和保卫东南沿海这两个话题上为切入点,讲述自己要在襄阳府大干一场。
如剿灭本地匪寇、清理地方恶霸、抓捕城中黑道帮会、打击贪官污吏、征兆侠士入伍保卫东南沿海。
学政都是一群教书育人的老师,这些人多数比那些所谓的才子和名仕要正直的多。
他们作为本地人更注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听到杨小龙要铲奸除恶的想法纷纷鼎力支持。
第二天几位学政就发动府学和县学的学子们在城内游行造势。
这群学子都是本地最有权势人家的孩子,也真是还未入社会对世道嫉恶如仇的年纪。
他们浩浩荡荡在城内对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们之乎者也讲圣人之道,随后赶往府衙打着最高上的旗号“为民请命”。
杨小龙此时正在府衙中与知府讨论那日围捕失败原因道:
“知府大人那日是我计划出现漏洞,才导致您的丫鬟和小厮惨死,这一切我会负全责。”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