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上命昭唐 > 注释与雨后小故事

注释与雨后小故事(3 / 8)

然,这个人做不到天天在皇宫、在三省、在长安。风里雨里,行踪不定。

    剩下的宰相,主持三省、朝廷常务。加“判度支”者,就要帮忙协助处理度支司工作,称勾当度支使。加“判三司”者,则协理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事务,可以视作是三公宰相的副手。

    宰相都很忙,圣人要见他们,怎么见呢?答:挑时间约见面。

    接着,这几位宰相,会把自己处理的各种事按性质以状、制、表、书、文、诏、奏、意等八种格式上报中朝。接着,枢密院接收卷宗,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然后拿给皇帝。行则行。不行则打回复议。

    按制度,都需要皇帝一一过目。但事实上,皇帝根本忙不过来,大多是走个流程,看都不看或草草一看,就盖章转回给你了。

    同时,皇帝通过枢密院、翰林院,遥控、指挥朝廷干活。

    有难言之隐,有不打算与朝臣商量的,有不满意的,要中断某个事件流程,皇帝把意思给枢密官描述明白,枢密院草拟成文案,转发给相关执行单位、执行人。是为宣王言。

    第二是内命。所谓内命,即是需要走手续,以正式的、诏书的文件流形式命令有司的事情,或者是打算不通过任何人,要乾纲独断的,也是把意思描述给枢密院,由其笔录,然后到翰林院,让当值学士起草。起草完毕后,当场带走,再转发到责任单位、责任人。

    或者把翰林学士叫来,现场写。

    唐代宦官干政,就是通过王言、内命这两个途径。以军权作为枢密使名分的支撑,代替主子指挥朝廷、群臣干活。

    这也是唐代中官弄权的流程。

    而不是什么事中官自己上手,太高看他们的智商了。

    这世上有个逻辑,一个蠢货无法从聪明人手里夺走权力及其他。

    为什么田令孜谋求与李克用、王重荣,北司爷爷告奶奶挑选朝臣去?

    难道是不喜欢用中官当使者吗?因为嘴笨,文化少,碰到大场合,说不来。

    为什么围剿李克用、长安收复战,行营高层全是外朝选派的人,中官却没几个?是不喜欢权力吗?因为会带兵的中官多,而像杨复光那样真会打仗的却没几个,普遍表现还不如文官。

    为什么财权、外朝事务一直被南衙牢牢掌握,中官只能捏着鼻子通过枢密院干涉,是不喜欢自己兜着钱包吗?因为

最新小说: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落脚之地 上命昭唐 重回宿敌年少时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暴君吕布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