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运动”,最终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果。
而被起底的相关人士,自然是觉得脸面难搁,尊严受辱。
不过李颜对此没啥感受,活该嘛这不是?
别扯什么他还是个孩子根本不知道会被吹到这地步这种话,但凡是个有点心气的,谁特么乐意参加野鸡比赛?
拿钱换奖项,你跟我说你没啥别的想法?
参加合计几个同学参赛的“国际”赛事,你跟我说你什么都不知道?
得了吧。
不过他们不会这么反思的,于是一件让李颜感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讨伐“造神运动的最大受益者”——李颜。
说情理之中吧,毕竟人家吃了亏受了辱,肯定要把炮火往他们眼中的“始作俑者”身上引。
说出乎意料,是李颜没想到他们还真敢朝他输出。
是真不怕死啊。
李春陈凤玲虽然不懂网络,也没看微博,但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李颜“身陷囹圄”,回了家一脸茶饭不思的模样。
他们想劝李颜不要那么高调,却突然被“害怕儿子生气”的想法拦住了。
这本质上是信息差壁垒带来的影响。
小明比小红在某方面懂得多,那么在谈论这方面内容时,小红就会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卑微的位置。
而这种敬畏感成立的根源,并不是客观层面的“谁懂得更多”,而是主观层面的“我认为你是不是懂得比我多”。
长辈拿经验教育年轻人,年轻人有自己一套经验与方法论之后用“新时代”反驳长辈。
其实也是一回事。
当然社会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受着多维度的影响。
如何在主观层面上肯定另一个人懂得比自己多呢?
靠客观成绩。
李颜取得的成就,李春陈凤玲其实都消化不了,他们在李颜面前除了用父母的身份保持平衡,似乎也就只剩下一点“人生经验”能占据主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