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习惯甚至一度导致了他高中厌学期理科综合暴死的结果。
就是那种物理化学考个二十几分的情况。
在当时的同学们看来,李颜算是无药可救了,已经是彻底自我放弃的状态。
包括看到高三下学期翻着课本学物理化学的李颜,同学们基本也是摆出“他不是在搞笑吧”的态度。
所以最后看到李颜高考这两科全都接近九十分的时候全傻了。
分确实倒也不算高,但李颜直到第三次模拟考试,都还只是堪堪及格的水平,真就是半年里肉眼可见地一步步往上爬。
这成绩当时还把不少同学的道心击得粉碎。
他们完全不理解,为什么物理化学也能一学期从不会到会,为什么李颜学理科靠的是看没有笔记的课本?
就因为“思路”。
李颜在厌学的情况下,本来就保持着对“机械学习公式”的反感,一旦没想明白“为什么”就很难学得进去。
高中理科跟初中理科的一大区别——也是让很多初中尖子陨落的原因,就是各种知识变得不那么“直观”,甚至有些反直觉。
想要彻底理解这一套理科知识体系,就要一定程度推翻之前对世界的认知。
其实往后每一次想要学到更高层级的知识,都免不了要再走一次这种路线。
李颜高三下学期还在看没有笔记的课本,问一些在同学眼里很“弱智”的基础问题,就是为了建立一套适配当下知识的理科思维体系。
他成了,所以公式变得很好理解,题目也变得简单,除了一些实在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涉猎到或者记不住的高难度内容,其他题目已经形同1+1等于几了。
现在的李颜,也是在干这件事。
接触一些高精尖的、之前从未接触的领域,显然是需要一些全新的理解,这条路径需要李颜自己去定制,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基础到甚至有些弱智的问题去探索。
石磊能看出来,说明他至少也理解这一套“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思考方式。
“回答你的问题不难,答出你想要的答案,不简单。”石院笑笑,翻阅起李颜的手稿。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