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句话一出来,曹海斌眼睛也瞪大了,他有点不祥的预感。
阿辉的眉头就没解开过,“光是这个关键词,我以为就是大概分好了类,我们还需要根据基础资料不断完善……妈的,我以为他就是给了思路而已。”
阿辉顿了顿,指着密密麻麻的树状图对曹海斌说,“这尼玛,我们几乎所有的例子都被他分类好了,提取了关键字,根据自己写的算法逻辑计算权重,关系图如此清晰,我们还有什么好做的?”
曹海斌也皱了眉,看了老半天,“或许,让我们修改一下提提建议?”
“他这哪里是做了个骨架,根本就是把工作做完了。”阿辉放下鼠标在原地转圈,“大哥,曹总,海斌哥!这分析我们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出来啊,你知道的啊!”
曹海斌深吸一口气,半晌没说话。
“我们连思路都拿不出来,你觉得我们拿什么改?”
“等等等等,”曹海斌及时刹住车,“不改不是更好?”
阿辉一愣,“哦,搞半天还是回到你跟我说的话上边去了……嘿。”
他笑着摇了摇头,没再多言。
原本准备两天后就召开的工作推进会,最终延期了。
因为大家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没东西好深化。
大家以为李颜搞出来的流水线构建模型块只是“草图”,一打开却发现非常精细,该有的细节都有。
那或许只是做了典型模型,数量上有缺失?
结果非常齐全,齐全到李颜列为“特殊需求”的关键词里都有他妈15个构建模型。
那应该是数据还不准确,至少无法互相匹配?
答案是可以,不仅可以,甚至全部都能根据输入的具体参数自动匹配。
……那看看算法?
至少程序不可能是完整的吧?
结果该给的端口全给了,甚至连运算方法都经过了优化,测试版本同时放了三百个模型构建,输入数据之后一键匹配只需要两秒。
开玩笑?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