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把这些刨除,留下至少满足最基础条件的课题,大概也就是留下百分之七十的量。
换句话说,但凡你是正经搞研究,都能过初审。
收到初审通过短信的时候,大家那叫一个欢呼雀跃,李颜从天使投资人瞬间又变成了“财神爷”。
有些利益相关者甚至私底下对李颜大夸特夸,什么“格局太高”什么“生命科学的救世主”什么“指明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
“李颜就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灯塔!”
连这种口号都能喊出来,足见大家已经被期待冲得多晕乎了。
但才过去一星期,氛围就全变了。
初审入围率70%,二审入围率突然就变成7%。
百分之七!
一万七千多个课题,入围二审就只剩下八百多了。
这八百多甚至还没能到李颜面前,需要再过一道三审,才算走到“李颜亲自评审”的阶段。
二审的淘汰率太高,一下自然很多为过了一审沾沾自喜的团队成了小丑。
学生作业被淘汰就算了,有些研究院的研究课题跟着一起被毙掉,实在是令人难绷。
一时间,各大院校里“学生课题比导师的走得更远”的情况不算罕见。
于是李颜的风评极速下跌,刚刚当了灯塔,瞬间就又成了僭越者。
只不过看在钱的份上,大家还不敢说太极端,撑死了吐槽几句“隔行如隔山”,点名都不敢点。
不过也算是给预支的狂欢冷却一下,动不动以十万为单位的课题基金,怎么都不可能是广撒网的类型,几个百万支持名额,以及“上不封顶”的特等奖,本来就是要从万军之中拼杀出去。
最后经过三审,能让李颜亲自挑选汇报的项目只有不到一百个。
这个结果让不少团队很难接受,短短半个月就从李颜的铁杆支持者变成了仇人。
李颜虽然没有公布入选名单,但这不算一个多大的圈子,互相的情况都清楚。
二审的时候出现学生入选而导师失败就已经够让人没面子了,最后选进去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