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有了遐想空间,看李颜的心态自然就变了。
女组长直到会议结束都还停留在“我为之纠结一年的东西竟然只是你放弃的成果”的震惊中。
很快,就有一些闻讯而来的研究团队跑来咨询李颜“实验悬案”。
活脱脱是把李颜当成了特殊的医生。
要知道,做实验这种事儿……变量是非常惊人的。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控制了一切变量,殊不知那些在眼皮底下发生却无法观测到的变化,才是变量的大头。
许多实验小组都有个别传说级别的炉子,一炉传十届,老师退休了炉子还在。
有一些实验什么新炉子高级炉子干净炉子都烧不出来,就得包浆的某个老炉子才能烧出来。
脏兮兮一堆杂质,都不敢清理,说不定成功的秘诀就在那上边……
本来大家也没想着他能解答出来。
但他还真能。
“你用的乙醛没密封好,氧化了产生了少量乙酸,这些乙酸是成功的催化剂。”
“啊?这么简单,我靠,又是一次失误反而带来成功的实验。您是之前做过这个实验吗?”
“没有,分析而已。在你的叙述里,第一次使用的乙醛是‘之前剩下’的,大概率存在问题。”
“我回去验证验证。”
“3%,差不多这个量。”
以上是一位跳脚的博士与李颜的对话,并且结果很快得到准确的验证。
于是李颜收获脑残粉一枚。
他甚至能光凭实验报告,就告诉你包浆老炉子那一堆杂质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
类似这种事情在一个多月内频繁发生,李颜简直成了科学实验悬案的神探。
其实并没有多离谱,李颜的学识储备非常夸张,分析能力也非常人所能及,就像乙酸当催化剂的事儿,李颜其实也是先知道答案的——他在看到这个实验的瞬间就联想到了许多类似实验,包括一些压根没发刊物也没取得任何成果的实验,所以“乙酸是该类型实验的催化剂”在他这是可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