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清走了一大波人,吓得部长们反复表衷心,又对自己管理的子公司存在巨大贪腐空间诚恳认错。
汪紫度过了进入未来科技以来最难过的一年。
尽管她也只是名义上的大管家,财务负责人,但真正的账目管理,细分到子公司那边,她也确实很难管住。
李颜跟她说过不算她的错,也说了这种规模的公司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必然存在大量贪腐情况,就算有一套非常强有力的监管机制,还是避免不了。
但汪紫责任心很重,还是开了一堆黑脸的会,有那么两个月大家看到汪紫就想躲。
李颜给了方向让大家努力了整整八个月,请了专业团队,组建了稽查制度,挖来有审讯能力的专业人员,成立专项组入驻各子公司、项目组的财务室,浩浩荡荡从年初查到年尾,只抓出来几个小偷小摸的中层。
逼得孙淼都私底下请李颜吃饭,反复强调自己绝对不是本次大排查的保护伞。
李颜一笑置之。
随后挑了车来啦的某个部门,要求提供全部财务资料,第二天就点了车来啦的一位副总经理,把他从任职以来贪过的每一笔不该贪的钱都列了表。
本来副总同志还想负隅顽抗一下,看完表脸色直接煞白,手抖脚抖地就把另一位同贪共掳的人供了出来。
因为他觉得能如此清晰掌握自己罪证的,只能是帮着一起贪的人。
所谓敲山震虎啊,这一下的效果比什么老专业人员审讯,什么专业团队驻场好一百倍,一下子就陷入了人人自危的情况。
最终才一个多月,基本上大的蛀虫就清理差不多了。
搞完了,汪紫才后知后觉,明明李颜自己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放着他们组织搞了大半年,原来本身就是个考验啊!
顺带着就建立起了一套健全的、有战绩的稽查制度,还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专项工作团队。
也不怪网上有不少说法认为,是李颜这一波反贪力度太狠——“私企本就图利益,把别人赚钱的路子堵了,也难怪别人出去成了仇人”云云。
“你现在都还被认为是铁面无私反贪斗士呢,结果点名让我担任重要岗位,岂不是任人唯亲了?”林志远解释道。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