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现在遇到了,这个漏就不能让别人捡了!严振声倒不是缺这点儿东西和钱,而是捡漏的感觉不一样。
“这位先生,请留步,敢问这瓶子可有出手的打算?”严振声习惯了打直球,也不怕对方坐地起价,大不了不买嘛,这世上还没有人能从他手上抢钱。
“是打算卖,你出什么价?”宝祥也直,他虽然比严振声大两岁,但也还没满20,没那么多弯弯绕。
见严振声穿得体面,也就愿意搭话,不然一个粗布麻衣的说要买他的瓶子,他看都不会看一眼。
“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谈?”
“成啊!”
两人找了个茶馆,互通了名姓,叫了茶和点心,严振声这才拿过瓶子查看成色和年代。
他其实并不懂古董鉴定,但只要能看出真假就行,就像某位末代皇帝说的“这跟我家里的不一样。”
他上一世接掌的是朱明的大统,在紫禁城住了几十年,明代的瓷器、家具、字画看过无数,完全就是生活中常用的器具,只要有一丝不和谐,一眼就能看出来。
更何况还有空间外挂在手,堪比X光机,东西有没有经过修复、拼接,款识是原本的还是伪造的,根本瞒不过他。
这是一个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小口细颈,丰肩瘦足,造型工整,体态优美,“浓重青翠,色性安定”,一眼大开门的东西。
比后世那个拍出2500万的同款瓶子一点不差,就算刨除炒作因素,也能值上千万了,也说不定就是那一个呢。
“不知道这瓶子宝先生想卖个什么价?”
“您能出什么价?”
“还是宝先生先说吧,要是合适,我就收了,要是不合适,全当咱们今儿个交个朋友聊聊天儿了。”
“那就200大洋!”宝祥报了个他认为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