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郎,我看你如此刻苦,想必贵书院山长先生,也定是位治学严谨、令人敬仰的大儒吧?”
陈鹏听到张永春问到山长,连忙放下筷子,恭敬地回答,眼中充满崇敬:
“回恩公,叶山长学问渊博如海。
乃武定十七年的探花郎,曾任庐州节度使,官至三品!”
他俩眼睛里写满了羡慕。
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官啊!
他这辈子别说当了,估计触摸都触摸不到。
“如今致仕归乡,主持书院,清正廉明,在士林中威望极高!
是真正的道德文章,皆为楷模!”
说到这他还顿了顿,想起山长的脾气,又小心地补充道:
“只是山长性情耿介,最恶奢华。
恩公若去拜会,切莫准备什么贵重礼物,山长定是不喜的。”
说着,他又看了看这一桌子菜。
这一桌子菜瞅着都觉得是罪过。
而张永春则是点点头,表示了然:
“原来如此,多谢学郎提醒。”
随后他话锋一转,似乎随意的问道:
“那书院内藏书想必丰富?学子们借阅可还方便?”
陈鹏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和无奈:
“恩公有所不知。”
听到这个问题,顿时勾起了他痛苦的回忆。
“这书院内四书五经的基础典籍是有的,但数量有限。
像《论语》《孟子》这类,尚能借到。
但其他经史子集,尤其是五经的注疏、前朝笔记、地方志乘等,就极为稀缺了。
学生想借阅,往往需要排期很久,甚至……需要自己想办法抄录。”
说到这,他声音低了下去。
“只有成绩优异的廪生,才能优先借阅部分典籍。学生……学生资质驽钝,尚非廪生。”
动了,你的成绩并不理想,你的房东太太十分漂亮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