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外围的百姓,同样听到了李恪的话。
这一刻,全城激动。
他们奔走相告,大声庆祝。
“我们建国了,不再是大唐人,从此我们是轩辕国人!”
“陛下万岁!”
百姓相拥而泣。
震天的欢呼声,震撼人心。
他们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每一个凉城百姓,都是历经艰辛才有如今的生活。
这一天,注定被铭记。
这里的百姓除了本地人,都是从各国逃难,或挖掘来的,他们深知国家庇护的重要性。
想当年,凉城不过关外之地,虽归属大唐,但李二却没拿他们当回事,任由他们被曼族欺负,整日战战兢兢。
后来,李恪来了,带给他们繁荣,他们从不怀疑李恪保护他们的能力。
即刻起,凉城将成为轩辕都城。
城内,众人成群结队,在酒楼畅饮,几乎都在讨论这一大事。
传菜小厮虽然疲惫,但听到大家谈论国家强盛,感到无比自豪,满身力量。
巡城兵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目光充满信念,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李恪宣布立国后,返回王府,开始评定众臣的官位与地位。
他采用内阁制与三省六部制相结合的模式,但内阁握有实权,实际上形成一种集体宰相制,各自拥有开府的权力。
所有内阁阁臣之下,都有一批忠诚属员,这点与汉朝丞相体制有点相似。
至于六部,主要负责执行内阁的指令,职能分散开来。
对此,李恪也无可奈何,若强行引入现代制度,难免会不符合国情。
唐朝的中枢机构本就错综复杂,且当时宰相之间的权责也不清晰。
于是,李恪索性借鉴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如此一来,相权得以分割,皇权也不会过度集中。
只等新体制运转,看后期效果,若有不足,再行修订。
李恪对祖制没有过多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