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雪宁又想起一件事:“对了校长,一件事还想让你帮我办一下。”
校长郑重以待:“大妹子请说。”
沈雪宁道:“你去村里问问,有没有人想种甘蔗、芝麻、红豆,要是有人想种,你告诉我,我给他们拿种子,拿肥料,收成之后我再把甘蔗、芝麻、红豆收回来。”
她这边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食品垃圾(烂菜叶子,无法做食品的根茎,清洗厨台产生的脏水,食物残渣,食堂的厨余垃圾)、牲畜粪便,这些东西全部都被收集了起来,发酵成了肥料。
发酵好之后都是干肥,可以袋装。
这是沈雪宁想了好几天才想到的解决办法,现在种菜的人太多了,要是过来运牲畜粪便,不仅影响空气,还影响观感,关键是还不好运,所以干脆在偏僻的角落建了一个肥料小工厂。
有了这个小工厂,肥料问题得到了极好的解决,她自己拿去施肥也方便了,直接埋在树下或者撒在植物旁边就行了。
校长惊喜:“真的?”
沈雪宁道:“真的,收购的价钱就按照市场价,我不会压价,但种植过程中不能用化肥和农药,这是硬性条件。”
她又赶紧补充了一句:“校长,这个事情你可以跟招孩子入学一起办,要是不要孩子入学,就不让他们种,当然,不能说得这么生硬,你慢慢去跟他们谈。”
校长大喜:“大妹子,我知道了,我会把事情办好的。”
沈雪宁道:“我等校长的好消息。”
关于种地这件事,肯定是越多人参加越好了。
把电话挂了,沈雪宁伸了一个懒腰,心里美滋滋,又搞定一件事。
……
铜钿村。
沈雪宁来到茶园,把她带过来的赤鳞鱼鱼苗给放到了小溪里。
赤鳞鱼是S市那边的特产,以前当地的很多溪流中都有这种鱼,可是后来因为过度捕捞,再加上它的生长缓慢,一般3年才能长10CM长,所以数量稀少了。
如今野生的赤鳞鱼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不过幸好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
沈雪宁也是找了许久才找到了鱼苗。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