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没有精力再做东西了,只能放弃。
一番交谈下来,那个做包包的和做花生的答应了,其他老人有心无力,没办法,就拒绝了。
沈雪宁还是觉得不错,毕竟有收获就好。
在第二个养老院待了一个多小时,沈雪宁又去了三个养老院,经历差不多,但谈好了三个“供货商”。
沈雪宁跟老人们商量了,直接让他们卖技术,拿去工厂加工,他们手工的话,太慢了,根本没办法做生意。
老人们都同意,毕竟这个年纪能有一些收入就不错了,就算沈雪宁不给他们钱,他们也乐意把技术告诉沈雪宁,谁让沈雪宁对他们那么好呢?
谈妥之后,沈雪宁把事情告诉了沈文旭。
沈文旭开心极了,以后他也是有小小产业的人了。
沈雪宁把这件事交给了工作人员去负责,她已经把事情谈好了,他们负责把想法变成现实就行了,给沈雪宁工作很轻松的。
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
二队药圃。
郭栀带着三个帮手,各自拿着镰刀来到了药圃:“不过三天没来,这草长得也太好了。”
郭妈妈环顾了一眼:“是啊,不过三天,这周围的草长得快赶上中间的药材了。”
郭二婶道:“快干活儿吧,不然人家看到还以为我们都在偷懒。”
剩下一个,已经在干活儿了。
郭栀也不再废话,赶紧往最远的方向走去,然后弯腰割草:“这药圃周围的草都好嫩,拿去喂牛也好。”
割掉的草堆在一起,一会儿放到背篓里,送去牛场。
镰刀很快,轻轻一带就是一把草,很快手就握不下了,把草放到了一边。
没多久就割了一堆草了。
郭栀去把大背篓拿过来,把草抱到背篓里,按紧,然后把背篓背去放到三轮车上,一个三轮车可以放四个背篓,她又去拿了三个背篓装草,一起放到了三轮车里。
她骑上三轮车,往牛场而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