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忽然产生了一个让他自己都被吓得魂不附体的猜想。如果这个猜想是真的,那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不仅不是韩国人的幸运,反而是新灾难的开端。
“你是说……金代行?”
“不是。”麦克尼尔表情严肃地站在会议室中间来回走动,他也在试图补充完整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我没有猜错,李泰瀚确实是pic组织的合作者,他利用那些对委员长不满的军官来维持他在国外和日本人的联系,连那个关键时刻突然叛变的张基硕将军过去都曾经为他负责过类似的工作。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南北双方的合作者之间缺乏默契导致战争爆发,但如果朝鲜那边的合作者从一开始就不知道南方也有自己的【同伙】,他们就无从推断接下来的事态发展。”说到这里,麦克尼尔又调出了明海俊的身份信息,“明海俊是在你们韩国人的协助下逃跑的,但他接受了协助又没真的逃往韩国,那是因为朝鲜人当中的合作者根本不清楚南方也有类似的人物。否则,他们应该直接把明海俊送到韩国作为内应,而不是让明海俊在东南亚当了十年的雇佣兵。”
麦克尼尔始终不认为金京荣是pic组织的合作者。高呼对朝鲜实现和解这一口号的金京荣,其促成的最终局面势必对意图制造更多冲突的pic组织不利。仅从最终受益人确实是金京荣这一点来考虑,潜藏在其中的合作者可能是金京荣的盟友。
“通过在陆军训练设施的渗透和情报搜集,他们先是弄清了军队的防御力量详情;然后,拿到【东莱物产】提供的物流情报,朝鲜人就能制定更周密的作战计划。这样一来,把那份应对入侵的作战方案再提供给朝鲜人,似乎是提供了重复而冗余的情报——不过,在战争期间,没人会在乎暗中泄露的情报也能拼凑出完全不同的内容。”麦克尼尔列出了在兵变前后受到影响的主要机构的管理者名单,“任中校,各个机构之间的内讧已经证明真正的合作者达成了他的目的。只要军队发现作战计划泄露,李璟惠总统和殷熙正将军代表着的【强硬派】会瞬间陷入互相怀疑,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在内斗中同归于尽,或是虚弱得被第三方势力轻松消灭。”
“……那么,合作者难道没有考虑到我们被彻底打败?”任在永专心致志地思考着,“想要放任局面混乱到如此地步,他就必须放走无数个能够反败为胜的机会。”
“这就是他向朝鲜人提供重复情报的另一个原因:李泰瀚没有机会去确认基础情报的真伪。”麦克尼尔示意米拉切换到韩国的地图上,“以一般公民的视角来看,每一次都能轻而易举地消灭反对者的委员长从不会受到任何威胁,所以那些不支持他的老将军也只会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下场。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南方的合作者原本计划让朝军的军事首脑完全被消灭,这样一来你们只需要对付一支指挥混乱、仅能形成一定压力的垃圾军队。即便李泰瀚或是其他人侥幸逃离,也没有机会去怀疑这些情报,因为他们还要时刻面对朴光东派系的反扑。作战计划是真的,其他用来提供辅助作用的情报却是半真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