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人。
每当出现装甲猎兵【击毙】孟加拉人士兵的镜头时,麦克尼尔都会细心观察这些孟加拉人的表情。他从新闻中听到过那些传言,而且其中的内容一个比一个更夸张。巴基斯坦军队在孟加拉的土地上大开杀戒,成千上万人的鲜血染红了土地,而那些侥幸逃生的人仅比死去的同胞幸运半分而已:他们在印度承受着更多的苦难,那是足以让生者也为之绝望的。
播放完录像后,麦克尼尔照例让前来观看录像的孟加拉人士兵谈谈在对抗装甲猎兵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思路。这些想法不仅能帮助孟加拉人提高在对抗演练中的【生还概率】,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德国人理解自己的不足和对付敌人的新思路。
“我在孟加拉和他们交手过几次……动力装甲连接的缝隙处是最薄弱的,很容易被击穿。这个问题在你们的动力装甲上不那么突出,但巴基斯坦人还在用老型号的不可靠装备。”曾在孟加拉组织过平民自发反抗巴基斯坦军队的谢里夫·罗易率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对付巴基斯坦方面用来镇压我们的装甲猎兵和机动警察部队,要么从近距离攻击其动力装甲的缝隙,要么就得想办法把敌人引到陷阱中再用炸弹或其他武器破坏其装甲。”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不过一般来说敌人不会给你们过于接近他们的机会。”麦克尼尔把多种不同的战斗环境做了对比,着重强调在城市、农村地区镇压抵抗运动和常规作战之间的差异,“如果这是在正面战场上,敌人会在你们看到他们之前就把你们的藏身之处彻底夷为平地。另外,自杀式袭击最好少用,除非到了逃生无望的时候。你们是要把自由还给你们的家乡和同胞的自由战士,不是杀人放火的匪徒。”
罗易抬起头,似乎要向麦克尼尔说些什么,然而麦克尼尔并没有注意到对方的眼神,只是让下一名孟加拉人士兵发言。这名个头稍显矮小一些的孟加拉人没有提出什么便于在实战中歼灭装甲猎兵的战术,而是针对装甲猎兵的行动做出了些批评。他补充说,有一小部分装甲猎兵一遇到风吹草动就朝着四周疯狂地开火,而这种现象在巴基斯坦军队中更普遍一些。
其他孟加拉人士兵也说了一些在巷战环境中对付装甲猎兵的可靠手段,这些经验多半是真的,而且听起来确实可以用于对付巴基斯坦军队。一时间觉得最近的训练项目难度过高的麦克尼尔发现自己对不同型号的动力装甲缺乏充分的了解,而且他之前还在和博尚议论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表现时提起过那些装甲的蹊跷之处。思前想后,麦克尼尔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全面地了解一下那些动力装甲,这背后说不定有什么隐情。
讨论会结束后,麦克尼尔先行离开。他走出房间,随手关上门,站在外面等待了几秒。屋子里响起了不小的议论声,有几个声音分明对包括他在内的德国人表示不满:
“……这些家伙把我们的牺牲当做什么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