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宗教。”
“没那么复杂,麦克尼尔。管理宗教组织和管理军队的区别不大,重点在于看清大部分人的需求。找到了通用规律之后,再根据特例对症下药。”秃顶的希腊人不介意把他的经验和本领向麦克尼尔倾囊相授,“需要注意的是宗教组织当中有许多人的思维比较死板……要顺着他们的心思来,不能试图劝说他们改变意志,除非你能确认他们对你的信赖和拥护超过了某个阈值。”
车子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飞驰着,有时它会在土坑里颠簸一下,有时却会恰好驶过装满了泥水的水坑飞溅起大量土褐色的污泥。侥幸逃过一劫的麦克尼尔和斯塔弗罗斯不得不心惊胆战地关注着前方的道路,他们还不想在抵达友军的驻地之前先把自己浇满泥浆。
东孟加拉西部地区由【自由孟加拉军】的Z集团负责,这支部队里有许多士兵参加过上次渗透达卡的作战行动,他们的行动也受到了德军和印军指挥机关的关注。目前看来,Z集团的战果在三支部队当中是最为突出的,他们在4月下旬几乎成功地封锁东孟加拉西部地区、把背靠西孟加拉一带的城镇变为德印联军向东孟加拉推进的前线基地。
从前线传来的捷报背后是德国人的担忧。第9空降师经常接到孟加拉人关于输送补给物资和其他必要援助(包括流动资金)的要求,尽管德国人起初乐于慷慨解囊,但他们在发现提供物资并不能促进孟加拉人向前推进时就起了疑心。为此,德印联军计划对孟加拉人进行更严密的监督,以确保孟加拉人按照他们的需求执行作战任务。
麦克尼尔自己乐于接下类似的任务,他需要到东孟加拉和战友们接触,而且有些细节问题不是间接交流就能说得清的。迄今为止,他只知道彼得·伯顿等人在东孟加拉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但对方是否间接地强化了巴基斯坦军队的抵抗能力甚至增加了合众国介入的概率则仍是不得而知的。即便仅是为了告诉孟加拉人认清自身的处境,他也应该冒这个险,更不用说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了。
边境地带的村镇灯火通明,居住在这里的孟加拉人纷纷行动起来,把家家户户变成了堡垒。孟加拉的旗帜飘扬在村镇上空,而巴基斯坦的旗帜则被丢弃在角落里无人理睬。手持步枪的青年人监视着经过附近的每一条道路,只要情况稍有异样,他们就会切断道路、阻止巴基斯坦军队继续向前推进。据说,在东孟加拉已有大量公路和铁路被持续抵抗的孟加拉人破坏。
吉普车队在一条土路的岔口被一拥而上的孟加拉民兵拦住了。麦克尼尔让斯塔弗罗斯先不要说话,他自己用一口还算流利的德语向这些孟加拉人询问通向附近抵抗组织的道路。面面相觑的孟加拉人显然听不懂德语,但他们至少明白这肯定不是英语,于是便让麦克尼尔和斯塔弗罗斯在此地等候他们的上级。过了片刻,几个骑着自行车的孟加拉人抵达了现场,为首的正是在德军的训练基地中表现出色的谢里夫·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