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的其中一人步履蹒跚地和自己的同伴们路过不起眼的低矮小屋。像这样为维持秩序的爱国联盟民兵或士兵准备的休息站到处都有,而且经常人满为患,以至于从前线返回巴黎的战士们从来没有借用类似设施的机会:那本来也不是给他们准备的。
在整个第338中队中,彼得·伯顿无疑是返回巴黎的频率最高的那一人。只要有机会,他就要跑到巴黎寻欢作乐,用他的魅力或手中掌握的资源去换取醉生梦死的时光。如今即便是后加入队伍的乔治·阿尔斯通中尉也会经常劝告伯顿,这么做是换不来真情实感的,然而伯顿好像从未在乎过。
不过,有些既需要感性又需要理性去处理的问题非他不可,比如修复麦克尼尔和第666中队之间的关系。为了救回博尚而在战场上公然把炮口对准提奥多尔的麦克尼尔从那一刻开始便犯了众怒,不仅提奥多尔等人几乎和他翻脸,第338中队内的其他驾驶员也为自己的长官差点攻击友军而震惊。大敌当前,对付恭顺派信徒尚且还要正当理由,无缘无故地摆出和友军大打出手的架势简直不可理喻。
“大概就是这样了。虽然我们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也不是来自同一支部队,但……博尚无疑是我们当中最能平衡一切的那个,他在这方面的经验也是最丰富的。你知道他是怎么尝试着培训出更优秀的驾驶员队伍的,那个流程比咱们几个人单打独斗去拼命或是躲在房间里自己想战术要困难得多。”伯顿今天没有穿制服,他打扮得和平民没什么两样,只是在衣服上臂侧贴了爱国联盟的标志以免惹上麻烦,“可以这么讲,对于我们来说,大家都是亲人而不仅仅是战友。”
“……没想到你们之前就已经是老战友了。”不了解麦克尼尔和博尚以前的经历的提奥多尔自然不会意识到伯顿刚才所说的第338中队和巴黎中队在数年前就已经于欧陆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故事全是编造出来的,深受感动的东德军战术机驾驶员只以为麦克尼尔和博尚不是今年才认识的新搭档而是早就在战火中形成了深厚友谊的生死之交,“当时我没想到会变成这样。那一连串意外……但凡少一个,博尚先生也不会……”
“他不会怪你们的。”伯顿走得很慢,他每到废墟区就格外小心。联军相关机构和爱国联盟都没有兴趣清理这里的残垣断壁,资源要留着对付BETA。“喂,其实麦克尼尔也早就承认错误了,但他那人从来都是那副模样。说实话,这一次是我们对不住你们。”
伯顿又说了些道歉的话,然而提奥多尔完全没听进去,他的眼里只剩下了残破不堪的废墟和那些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平民所承受的种种苦难的遗迹。这些人的牺牲或许并不是毫无价值的,那是镇压恭顺派信徒叛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必须承受的损失。
提奥多尔没奢求过什么,他并不是那么【自愿】地走上战场的。多年以来,他试图把自己承担的种种责任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东西。为了保护祖国和亲人,他只有继续战斗下去。可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