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回避了请战书的话题,他和王寅从宅院的大门一直往主屋走去,两人边走边聊,“老夫当日有言在先,我南庭军拿出比官军更先进的兵器定会使官军怀疑我等用心。中原之舆情哗然,北地锦衣卫皆言我南庭都护府弃布联欧、而朝廷南下助我则是助长狼子野心罢了。现如今,布国与我为敌,朝廷疑我等里通外敌,欧罗巴人又称我等窃取其机密……岂不是闹得举世皆敌了?”
闹了个大红脸的王寅十分尴尬,他一心一意向凭借着更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南庭军换取优势,但或许是他和他身旁的幕僚们都过于注重技术事务本身而忽视了附带影响,结果便是南庭军的新型战斗轰炸机等兵器亮相后除了招来帝国军的恐慌之外更导致了联邦军的戒备。连实力更强大的联邦军都造不出的武器,南庭军居然造出来了,而且用得还不错,更糟糕的是这款新型战斗轰炸机竟然和EU的产品相差无几。和这一重磅炸弹相比,南庭军在其他武器装备上取得的自主突破或是通过窃取技术取得的成果都不值一提了——火鹰战机在战场上的战绩实在是过于醒目。
正如王双所说的那样,如果之前南庭都护府只需要一心一意地对付帝国军,在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成果亮相之后,本来和南庭都护府关系有所缓和的联邦朝廷以及最近几年来开始采取措施遏制布里塔尼亚帝国扩张趋势的EU都会有所防范。同时和世界三大超级大国为敌是没有好下场的,虽然南庭军现在还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但这第二次南洋战争迟早会有结束的时候。那时,他们就必须谨慎地考虑该如何处理现今为了胜利而忽略掉的风险。
王双盼着王寅能给出正面答复,但来时已预想过这些话的他知道,王寅什么都不会说。他不会因此就断定王寅是个不合格的兵部尚书,至少对方当年在南庭都护府北部处理土著事务时颇有成效,以至于残存的土著部落踊跃主动协助南庭都护府修建设施;后来王寅升任兵部侍郎时,他还借着王寅的帮助雄心勃勃地开展了新一轮的整军备战计划,那并非仅仅身为一名作战部队指挥官的王双能办到的。
但真正的转变或许是从王寅担任兵部尚书后才开始的。认识到战争不可避免而且南庭军必然在这过程中付出惨重代价的王寅开始沉迷于寻找能让南庭军付出的代价尽可能小的方法,而事实证明王寅更看重武器装备技术。没法像布里塔尼亚帝国那样榨出更高比例的油水的南庭军只能利用现有的经费进行研发,为此锦衣卫也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缩短研发进程、减少损失。
现在再去议论王寅升任兵部尚书是不是李近南的计划已经没有意义了,战争已经爆发,在把帝国军彻底赶出南太平洋之前,一切用于整顿内部事务的精力都要对外。
两人进入主屋的客厅,王寅快步走到客厅左侧的柜子旁,按下了柜子内侧的按钮,那柜子随即向外开启,露出了里面的电梯。紧跟着王寅进入电梯的王双并不感到惊讶,类似的掩体是南庭都护府的达官显贵们在数年前的那场战争结束后就必须在自己的宅子里准备的,虽然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