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你是?”
“领导您好,我是水木大学1958届毕业生刘宇,今天来人事司报到。”刘宇说着,将自己的档案袋和介绍信双手递了过去。
中年干部一听“刘宇”这个名字,眼睛顿时一亮,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你就是刘宇同志啊!快坐,快坐!我可等你半天了!”
他快步走过来,热情地握住刘宇的手,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
这人正是人事司司长,张启明。
张启明拉着刘宇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小刘同志,别紧张,说起来,我们还见过一面。”张启明笑着说。
刘宇一愣。
“你们水木大学的毕业典礼,我也去参加了。”
“你在台上的发言,我可是印象深刻啊!‘以身为齿轮,以国为机器,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洪流之中’,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张启明拍了拍刘宇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赏。
他拿起刘宇的档案,一边翻看一边点头:“你在校期间的成绩,我看了,全优!毕业论文直接上了国家级学报。”
“连李云龙李教授都在推荐信里说,你是他近十年来见过最出色的学生,是咱们国家机械工业未来的希望!”
张启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宇。
“小刘啊,李教授没有夸大,我们工业部现在最缺的,就是你这样有知识、有理论、更有冲劲的顶尖人才!”
张启明这番话,说得刘宇心里也是一阵激动。
他知道李云龙教授欣赏自己,却没想到为了自己的事,竟然费了这么大心力。
“张司长,这都是李教授和学校培养得好。”刘宇不卑不亢地说道。
“哈哈!不骄不躁,好!非常好!”
张启明越看刘宇越满意,他指着档案上的另一处:“你在校期间就已经评上了助理工程师,这在整个水木大学都是头一份!”
“还有你毕业实践时,给首钢的炼钢炉提的那个温控改进方案,我看了,了不得啊!为国家节省了多少成本,你知道吗?”
张启明拍着桌子,语气里满是赞叹:“小刘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