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希望到时候不要让我姐姐为难。
他给我提供一个小建议,比如说,服用过量的安眠药。
我知道游戏结束了。
我最担心的,还是我姐姐卡洛琳。
虽然她很八卦,而我们又经常拌嘴。
但我知道,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家人。
我的死必然会让她悲痛万分。
但时间,总会冲淡悲伤。
所以,我宁可死,也不想让他知道真相。
是的,我就是那个因为投资失败,一直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人。
我也是那个杀死罗杰的凶手。
正如波洛所说,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那么,就让安眠药为这一切画上句号吧。
如果赫尔克里·波洛没有隐退到我们这里种南瓜就好了。
整个故事巧妙地围绕着谢泼德的视角缓缓铺陈。
从波洛的神秘登场,到谢泼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波洛的得力助手。
这一系列过程中,所有读者竟从未对谢泼德产生过丝毫的疑虑。
这并非读者们智慧不足,而是他全然被许参的布局所蒙蔽,遭受了一场彻头彻尾、毫无察觉的愚弄。
谁又能料想到,那个看似置身事外、以旁观者身份记录案件始末的“我”,竟会是隐藏至深的凶手?
当读者翻开《罗杰疑案》的扉页,几乎会在第一时间下意识地将“我”从嫌疑人的名单中剔除。
毕竟,“我”以亲历者的姿态见证了案件的每一步进展。
并且在故事开篇,就提供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真相揭晓之时,不禁令人震惊。
原来那个最不可能的人,才是幕后真正的凶手。
在故事发展到中期阶段,很多角色的不在场证明逐渐显现出破绽并被推翻。
而那时的读者,注意力已全然被几位重大嫌疑人牢牢吸引。
谁也没有想到,凶手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