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风起青萍之末(1 / 2)

    就在姜窈在研究院的僵局中艰难推进时,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段时间,她一直让自己的小型气象监测站保持着运行,收集本地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数据,并与全球气象数据库进行交互分析,这既是她的个人兴趣,也算是对未来可能需要在特殊天气下进行文物防护的一种技术储备。

    一天下午,她的电脑屏幕上,气象模型突然发出了预警提示。模型显示,在未来48-72小时内,一股强大的冷空气将与西北方向的暖湿气流在河西走廊上空剧烈交汇,大概率会形成一场强度远超常规的、覆盖范围极广的特大沙尘暴,其核心影响区域,正好包括敦煌莫高窟!

    她立刻调取了研究院内部气象观测站的数据和官方预报。官方预报只是提到了“未来几天有沙尘天气过程,风力较大”,预警级别不高。研究院内部基于经验的判断也认为,这应该是一场春季常见的沙尘暴,虽然需要防护,但按常规流程应对即可。

    姜窈的心沉了下去。她的模型是基于更宏观和更精密的数据分析,其预测的强度和破坏力,与官方的轻描淡写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立刻将她的预测结果和分析数据整理成紧急报告,提交给了院长和分管安全的副院长。

    报告引起了院领导层的重视,但也带来了巨大的争议。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认为,按照姜窈的预警级别进行防护,需要调动全院力量,启动最高应急预案,这会产生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开放。如果预警失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舆论压力。

    会议上,争论非常激烈。

    “姜组长的模型毕竟不是官方渠道,而且刚建立不久,其可靠性有待验证。”

    “我们的经验是,这种天气构型,虽然会有沙尘,但达到‘特大’级别的概率很低。”

    “调动全部力量?这动静太大了,万一没事,我们怎么跟上级和游客交代?”

    姜窈据理力争:“我的模型综合了过去五十年全球同类气象事件的数据,误差率经过严格验证。院长,各位领导,文物保护的底线思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浪费一些人力物力可怕,还是珍贵的壁画、彩塑、简牍在特大沙尘暴中受损更可怕?这个责任,我们谁担得起?”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秦漠,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研究过近三

最新小说: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梦飞仙途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 万相阈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