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目标后,她起草了一份详细的试点实施方案,包括数据采集流程(采用手持式高精度扫描仪,避免任何可能的风险)、AI修复的技术路径、需要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清单(历史档案、颜料分析报告等),以及预期的成果形式。
方案提交后,很快得到了批复同意。
接下来,就是组建临时团队和争取支持的时候了。她向院长申请,希望秦漠能够作为研究院方面的学术顾问,参与此次试点项目。
这个请求,在研究院内部又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谁都知道秦漠对数字化的态度。
院长亲自找秦漠谈了话。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秦漠在沉默之后,竟然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表示:“我可以提供必要的学术资料和咨询,但具体操作,以她为主。我会监督整个过程,确保不对文物本体造成任何潜在影响。”
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让步了。
于是,在一个下午,姜窈拿着厚厚的资料,主动敲响了秦漠工作室的门。
“请进。”
姜窈推门进去,看到秦漠正伏案绘制一幅壁画的线描稿。他抬起头,看到是姜窈,手中的笔顿了一下。
“秦老师,”姜窈开门见山,将试点方案和选定的飞天壁画资料放在他桌上,“这是我选择的试点目标和第xx窟那幅飞天的初步资料。院长应该跟您说过了,希望您能在学术上提供支持。”
秦漠放下笔,拿起资料翻看。当他看到那幅飞天残破的现状照片时,眉头下意识地皱了起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痛惜。这幅飞天,他曾经多次临摹研究,深知其当年的美丽。
“这幅飞天的褪色很复杂,不仅仅是颜料氧化,还涉及到过往一些不当清洗造成的损害。”秦漠指着照片,语气是纯粹的专业讨论,“你的AI,打算如何区分不同的褪色成因,并进行针对性还原?”
他没有再质疑该不该做,而是直接问怎么做。
姜窈精神一振,立刻在他旁边坐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调出AI模型的界面:“这就需要您这样的专家来帮助‘训练’AI。我们需要建立更精细的‘病害-颜料-年代’对应数据库。比如,唐代常用的朱砂、石青、石绿,在不同环境、不同底层处理下,会呈现出怎样的褪变色貌……您的知识和经验,是设定算法参数和验证修复结果的关键。”
她指着屏幕上复杂的参数界面,认真地解释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