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寝殿,而是逼着自己去了应文阁,处置政务。
这就是出身皇室的自制力。
到了应文阁,看到堆积了六天的奏章,洪振基的眼角颤动了片刻,差点把书案掀了。
翻看第一本奏章:神临城东门,多处脱漆朽烂,应及时修缮。
城门每年都朽烂,每年都修缮。
洪振基吩咐一声道:“交工部处置。”
下一本奏章:城东虫害猖獗,危害存米,应早加灭杀。
闹虫子的事情,也要禀报于朕!
洪振基把奏章丢到一旁,吩咐一声道:“交户部处置。”
秦燕原话批复,交给洪振基查验无误后,再用印。
洪振基不耐烦的看了一眼,接着审阅奏章。
其实这两本奏章玄机很深,只是洪振基没有经验,看不出来。
第一本,工部要修城门,但没说要花多少银子。
城门是神临城的脸面,位置十分显眼,工部搭好了架子,请来了匠人,能把声势做的很大。
实际上,可能就钉了几个钉子,刷了一遍漆,十几万银子的大工程,就这么出来了。
城门年年都要修,每次修缮都要十几万银子,这已经成了工部的固定收入。
至于户部报上来的虫害,这是为了账面上的亏空打掩护。
粮仓在城东,城东闹了虫子,虽说处置的早,但祸害了十几万石粮食,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被虫子吃掉的粮食,也无从查验,账面上的亏空,就这么填平了。
秦燕知道其中手段,却故意没有说破,且陪着洪振基一本接一本批阅。
批到第二十六本,全都是些琐屑之事,这是秦燕故意排的顺序。
洪振基耐心消磨殆尽,把奏章扔到一旁道:“季州奏章何在?”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民变的事情。
秦燕低头道:“这些奏章,老奴还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