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汇去大笔银两,收款人多是王福(户部侍郎亲信)名下的铺子。最下方一行朱批尤为刺目:“北境军械补给不足,需崔将军‘特殊支持’。——王”。
“所以李叔发现的,就是这些账本?”邱莹莹指尖发颤,“难怪他们要杀我们灭口……可崔将军为何要这么做?他若真通敌,为何还要送我母亲留下的玉簪给我?”
洛宫铭沉吟片刻:“或许他并非自愿。我查到崔将军去年曾上过一道密折,弹劾北境军饷贪腐,却被压了下来。而就在那之后,他突然开始频繁与王福通信……”他抬眼看邱莹莹,“还有一件事——我朋友在宫中当值,听说太后近日身体抱恙,而负责诊治的太医,是王福的妹夫。”
邱莹莹猛地站起身:“你是说,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太后?”
“现在下结论还早。”洛宫铭按住她的肩膀,“但可以确定,将军府的阴谋绝非简单的贪污,而是涉及边防军械、甚至……朝廷党争。”他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这是我兄长留在京中的,他是御史中丞,专管监察百官。今日我已托人将密信与令牌一并送到他府上,若能请他递到御前,或许能扳倒这一串蛀虫。”
邱莹莹望着令牌上“肃政廉访”的篆文,忽然想起李叔临终前塞给她的半块玉佩——那玉佩的纹路,与令牌上的云纹竟有三分相似。“李叔……他到底是什么人?”她喃喃道。
洛宫铭神色复杂:“我查过,李叔本名李忠,曾是先皇后身边的侍卫。先皇后去世后,他因护驾有功被调往边关,后来……”他顿了顿,“后来娶了你母亲柳氏的婢女为妻,算是与你母亲有旧。难怪他对你格外照顾。”
邱莹莹如遭雷击——原来李叔不仅是恩人,更是母亲旧部!那些她以为的巧合,或许从始至终都是命运的伏笔。
3
三日后,御史中丞府终于有了回音。洛宫铭天未亮便出门,直到黄昏才匆匆赶回,脸色却比出门时更加凝重。
“怎么了?”邱莹莹迎上去,见他摇头,心顿时沉了下去。
“令牌送到了兄长手上,他也确将密信递给了御史台。”洛宫铭关紧门窗,“但今日朝堂上,户部侍郎王大人突然上奏,说边关军械损耗是因北境蛮族突袭,而崔将军‘调度有功’,还请皇上嘉奖。更蹊跷的是,太后身边的孙嬷嬷今日亲自去了崔府,说是太后听闻崔将军‘忧国忧民’,特赏了人参补身。”
邱莹莹攥紧了拳头:“他们……他们在故意拖延!甚至反过来给崔将军造势?”
“不仅如此。”洛宫铭从怀中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