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的贵族啊,这一顿的成本都不知道要花多少个金币了。”匠悠喃喃道,“果然要想还原最美味的做法,前提就是得有钱啊!”
海鲜粥也很有营养,很适合现在已经稍微有些起色的海蒂食用,而且这道主食放在餐厅里也很能拿得出手,匠悠便也把这道菜算进了每年供给餐厅的十二道菜谱里。她将海蒂家的厨子喊进厨房,手把手教他做了一遍。
有熟练工帮忙,做起饭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等到海鲜粥在灶上咕噜咕噜地冒着小泡,匠悠便让厨子看着火候,自己去处理酿造鱼露的小鱼。
海边的人都有做鱼露的传统,潮汕的鱼露、福建的虾油、螃蜞酱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鱼、虾、蟹用盐腌上,放进罐子里长时间发酵,过上个半年一年,所有的鱼肉海鲜都化成了水与酱,便是做好了。
粤闽一带的渔民后来将鱼露传到了东南亚,从而又演变出了泰式、越式等等不同的口味,但万变不离其宗,做法都差不多。
这种鱼露,有着非常浓郁的鲜味、咸味与腥味,受不了的人会觉得特别腥臭,喜欢的人又爱得不行,可以说不管是粉是黑都非常极端的酱料。
匠悠的做法比较干净讲究。她将小海鱼去除鳞片内脏洗净沥干,用粗盐反复搓过,用魔法杀掉杂菌后与粗盐混合,层层叠叠地码入时之坩埚中,搅拌均匀后盖上锅盖,留下排气的缝隙,设好时间让它加速发酵。
传统做法中,这种混合物每天都要打开搅拌一次,持续1-2个月,匠悠按比例设好时间,搅拌近六十次后,就盖上盖子让时间继续它的魔法。
鱼露一般都要发酵半年以上。发酵完成后,鱼肉会基本溶解在发酵液体之中,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鱼味。这之后需要用纱布过滤,去除残渣鱼骨,沥出清澈的琥珀色液体,再封入干净密封的玻璃瓶中,便能随取随用。
虽然材料和做法略有不同,但鱼露与酱油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一个材料是鱼,一个材料是豆。无论哪一种饱含蛋白质的食材,在时间与菌种的作用下,都会分解出美味的氨基酸。
时之坩埚便是最好的发酵神器。弹指之间,锅里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随着‘叮’的一声,鱼露便酿造完毕。
她这一次没有带上灌装机,但玻璃罐却有不少。匠悠熟门熟路地将液体过滤,装入消毒杀菌的玻璃罐中,再贴上一张背面画着消毒魔法阵的手写标签,封上罐口,就算是完工了。
坩埚里还剩下些许鱼露,匠悠用魔法检测过,确认无毒无菌安全可食后,又勾了点魂火品尝了下味道:“嗯,够劲,就是这个味儿!”
正好早上吃的是潮汕海鲜粥,正常来说海鲜粥已经足够鲜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