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黑发几乎遮挡住了半张脸,嘴唇抿得死紧,几乎变成了一条暗淡的直线。
这还是匠悠第一次真正见到米·悠的模样,也是第一次将她的容貌与那些文字对应上。
“米·悠在塔历九八五年初秋月1日进入魔法学院——毕竟初秋月1日是魔法学院例行的入学时间,这么多年来,从未对任何学生破过例。她在学籍档案上登记的年纪是二十岁。米·悠在学院里待了半年,在末冬月12日的考试中交了一张错误连连、胡乱写就的答卷,并在九八六年初春月1日完成退学手续,带着行李离开了王立魔法学院。
“她一直到九八八年的初春月才回到埃斯顿西城。也就是说,她整整消失了两年,才回到这座城市。”
匠悠则取出了她从阿曼达夫人那边拿到的信件与画作。
十二封信件有长有短,正如阿曼达夫人所说,都是米·悠在旅行中随手写下的所思所想,文字中充满自由但寂寞的思绪与情感——米·悠似乎很想找一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却未必想要得到对方的回应。
——所以,她把这些信件与画作寄给了阿曼达夫人,因为这位书店老板勉强可以算是米·悠的朋友与倾听者,却又不是米·悠的长辈或亲人,对她的人生不会提出任何‘意见’与‘建议’。
网?址?发?b?u?Y?e?ⅰ????μ???ě?n???????5????????
信件上的字迹娟秀,比匠悠之前找到的,疑似米·悠的‘遗书’日记上的文字工整许多,但两者在用笔、行文与弯折处都有很高的相似性,笔墨之间透出的那股情感能量的气味也十分相近,基本上能判断是同一人所写。
匠悠按照信件寄出的时间,将信件进行排列,而安德雷则依次记下了这些日期与米·悠当时所处的地点。
两年的时间,米·悠走遍了大半个亨廷顿公国,并一路留下了七张水彩画作。她离开学院后第一次停留写信的城市,便是在梅洛里港。
她在第一封信件里附上的画作,画着繁忙的港口、往船上搬运货物的工人。蓝天白云之下,远方的船舶高高的桅杆竖起,海浪起伏,拍打着堤坝……
整张水彩画作是典型的印象派风格,画中的人物都是几笔画就,不过寥寥几个色块,朦朦胧胧看不清容颜,却能让人准确地脑补出对方的身形与动作
画中景色都有着鲜明的自然光影与绚丽的色彩,从画面里透出了一股鲜活而澎湃的生命力。凝视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