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园里的番茄熟了的时候,陆知夏特意留了一筐最甜的,等苏星野来。他们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就着月光吃番茄,汁水顺着指尖流下来,甜得让人眯起眼睛。“这些番茄的种子,我留了最好的,明年春天种下去,还能结出这么甜的果子。”陆知夏把一颗晒干的番茄种子递给苏星野,“你看,这就是‘各从其类’,好种子才能长出好果子。”
苏星野接过种子,放在手心——小小的颗粒,却藏着能长出满架番茄的力量。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天文笔记,里面记满了星星的轨迹:“我观测的那些恒星,也会‘各从其类’。有的恒星会变成红巨星,有的会变成白矮星,就像这些种子,有的长成蔬菜,有的长成果树,都在按自己的规律活着。”
那天晚上,他们聊到很晚。苏星野给陆知夏讲猎户座的星云,讲北斗七星的斗柄如何随着季节转动;陆知夏给苏星野讲如何分辨种子的好坏,讲如何根据节气安排种植。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根缠绕生长的藤蔓。
“我要去南半球观测半年,下个月就走。”苏星野突然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想……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在园子里种一棵果树吧?就种樱桃树,等它结果了,我们就能在树下看星星了。”
陆知夏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像星光一样闪:“好啊。不过你得答应我,每天给我发一张南半球的星空照片,我也给你发园子里的菜苗照片——我们就像两颗‘光体’,虽然离得远,却能互相照亮。”
他突然想起《创世记》里的话:“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原来,他们早就成了彼此的“光体”——他是她的星空,她是他的土地,就算隔着半球的距离,也能靠着那些照片和消息,记着彼此的时序,等着重逢的日子。
苏星野走的那天,陆知夏把一包樱桃种子塞进他手里:“你带着它,就像带着我和园子的一部分。等你回来,我们就把它种下去。”他紧紧攥着种子,像攥着一个珍贵的约定,转身踏上了旅程。
第三章时光里的生长
南半球的夜晚,苏星野总会在观测间隙,拿出陆知夏寄来的照片——刚冒芽的生菜苗顶着露珠,爬满竹架的黄瓜开着小黄花,村民们来园子里帮忙采收的热闹场景。他会在照片背面写下当天的星空情况:“今天看到了大麦哲伦云,像你园子里刚开的蒲公英”“月亮很圆,应该和你那边的月亮一样亮”,然后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进天文笔记里。
陆知夏也会在每天傍晚,拿着苏星野发来的星空照片,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南半球的星空和北半球不一样,却同样璀璨。她会给照片里的星星标注上名字,再对着照片跟园子里的菜苗“说话”:“你们看,苏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