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二章病痛与智慧的叩问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时衍成了古籍修复室的常客。他有时会来查阅医书,有时会带着儿科病房的孩子画的画,和苏砚一起分享;苏砚则会将修复过程中遇到的宗教典籍里的疑问,讲给陆时衍听,两人在古籍与经文的碰撞中,对“生命”与“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天,苏砚在修复那本《约伯记》手抄本时,发现其中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的字条,上面写着:“为何有的孩子生来健康,有的却要承受病痛?难道上帝的创造,也有偏爱吗?”字迹潦草,看得出来写字人当时的困惑与痛苦。
苏砚拿着字条,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外婆曾说过,上帝的智慧远超人类的理解,但她还是忍不住叩问:如果生命都是上帝亲手所造,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苦难?
“又在想什么难题?”陆时衍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两杯热咖啡,递给苏砚一杯,“刚从医院过来,顺便给你带了一杯。”
苏砚接过咖啡,将字条递给陆时衍:“你看这个,写字条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在困惑上帝的创造为何有差异。”
陆时衍读完字条,沉默了片刻,然后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翻开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幅画,画的是一片星空,星星上都画着笑脸。“这是小远,我们科室的病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刚住院时很自卑,总说‘上帝不喜欢我,才让我生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后来我给他读《约伯记》里的‘云彩如何浮于空中,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你知道吗’,告诉他,上帝的作为就像云彩的流动,我们看不到背后的原因,却能感受到它的奇妙。小远慢慢开朗起来,还说要把星空画下来,送给其他患病的小朋友,让他们知道,上帝的爱没有偏爱。”
苏砚看着照片里小男孩的笑脸,心里的困惑渐渐散去。她想起《约伯记》第二十八章的“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或许,人类的智慧就是在不断的叩问与查究中变得坚定,而上帝的智慧,就藏在那些看似不公的境遇里,等着我们去发现爱的真相。
“我想把小远的故事,写在字条的背面。”苏砚拿起笔,眼神坚定,“让以后看到这本手抄本的人知道,上帝的创造没有偏爱,每一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意义,苦难不是惩罚,是让我们在查究中,看见更美的智慧。”
陆时衍看着苏砚认真的侧脸,眼底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他知道,苏砚不仅在修复古籍,更在修复人们对生命的困惑;而他,也在与苏砚的相处中,对“生命平等”与“上帝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或许就是上帝让他们相遇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