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锚,让人们在实物与经文的碰撞中,感受上帝的奇妙定限。
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退休的渔民,有海洋专业的学生,有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有不少航海爱好者。大家围着老船锚驻足,听苏望讲述它背后的归航故事;看着海底地形模型惊叹,听陆时衍讲解“海水如垒”的科学印证。
一个穿着渔服的中年男人,站在“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书法前,红了眼眶:“我去年出海时遇到台风,船差点翻了,就在我以为要完了的时候,风浪突然小了,还遇到了救援队。以前我总觉得上帝不管我们渔民,今天看到这些,才知道他一直都在——大海有定限,他的守护也有定限,永远不会缺席。”
苏望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我外婆常说,渔民的每一次归航,都是上帝的见证。《诗篇》说‘他是那造成他们众人心的’,他知道你在风浪中的恐惧,也知道你对家的牵挂,所以他定限风浪,让你平安回来。”
陆时衍拿着祖父的日志走过来,翻开“台风奇遇”那一页:“你看我祖父的记录,七十多年前的台风里,他们也是靠着这份‘定限’平安脱险。上帝的大能,从来不是偶尔的奇迹,是永远的信实——他定立的界限,永远护佑着归航的人。”
中年男人点点头,紧紧握住日志的边缘,像是握住了一份久违的安心。苏望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陆时衍,心里充满了感动。她知道,这场展览不只是为了展示航海旧物与经文,更是为了见证一个真理——上帝定限沧海,是为了守护归航;他赐下大能,是为了让人类在风浪中,看见他永不改变的信实。
展览过半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来到展柜前,盯着那本海疆日志久久不愿离开。她转头对陆时衍说:“这是我丈夫的字迹!当年他去测绘南海,我就在家等他归航,他写信给我说‘上帝定限海水,我定归航于你’,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他的日志……”
陆时衍握住老妇人的手,眼眶湿润:“奶奶,祖父的日志里,每一页都写着对家的牵挂。他说,正是这份牵挂,让他在风浪中更相信上帝的定限——因为他知道,有人在等他归航。”
老妇人的泪水落在日志上,却带着幸福的笑意。苏望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沧海之约”从来不是抽象的经文,是每一次归航的平安,是每一份牵挂的相守,是上帝用大能定限沧海,也用爱定限人心的见证。
第四章繁衍与永恒的沧海之约
一年后的深秋,苏望和陆时衍在“归航”旧物馆的庭院里举行了婚礼。庭院里摆满了白色的浪花状装饰,墙上挂着他们展览时的经文书法与航海旧物照片,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渔船正披着夕阳归航,像是在为他们的婚礼祝福。苏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