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因为三日之内要过这约旦河”,忽然想起自己的项目计划书——里面写满了“担忧”和“假设”,却少了“凭信心行动”的决心。于是周六清晨,她带着修改后的项目方案,走进了宣教站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热烈,信徒们围着篝火,分享着自己“跨越约旦”的经历:有位年轻牧师说,他曾因害怕冲突,不敢在边境村庄传福音,后来靠着“神必同在”的信心前去,现在已经建立了小型教会;有位女信徒说,她曾因丈夫反对,想放弃服侍,后来祷告后向丈夫坦诚心意,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书亚站在人群里,听着这些故事,忽然明白:“刚强壮胆”不是没有恐惧,是带着恐惧仍选择顺服;“得地为业”也不是凭空得到,是带着信心一步步去“踏足”。
从那以后,书亚成了宣教站的常驻志愿者。她会在周末跟着林约旦探访村民,把修改后的项目方案分享给当地教会;林约旦则会陪她完善细节,用“约旦之约”的经文帮她应对可能的风险。他们的相处像约书亚与百姓,彼此扶持,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深冬的一天,书亚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之前驳回她项目的机构,主动联系她,说愿意资助“约旦河两岸福音关怀”项目,还承诺提供医疗和教育资源支持。她激动地把消息告诉林约旦,林约旦笑着说:“你看,神让约书亚过了约旦河,也让你跨过了心里的‘约旦河’,祂的应许从来不会落空。”
开春的时候,书亚的项目正式启动,她在宣教站建立了“约旦河爱心中心”,既能为村民提供医疗帮助,也能给孩子教授知识。林约旦在爱心中心的奠基仪式上向书亚求婚了,他手里拿着一枚用约旦河石头打磨的戒指,内侧刻着“约旦之约”四个字:“书亚,神让我们在约旦河边相遇,是要我们一起‘跨越’恐惧,一起把‘应许之地’的祝福传下去。我想和你一起,带着百姓得地为业,也带着彼此的爱走完一生,你愿意吗?”
书亚含泪点头。他们的婚礼在约旦河畔举行,牧师捧着圣经,诵读着《约书亚记》1:5-6:“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必使这百姓承受那地为业,就是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那天的河水格外平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新人身上,两岸的信徒唱起祝福的歌,像在回应神的应许。
婚后,他们一起扩大了爱心中心的规模,增设了“勇气课堂”,既教村民实用技能,也向他们分享“刚强壮胆”的真理。课堂的墙上挂着三幅经文拓片:“你当刚强壮胆”“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
有天下午,一个村民的孩子来课堂问:“叔叔阿姨,我以后想当医生,可我家很穷,怕没办法上学,我该怎么办?”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