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黄土,呼啸着穿过龙泉村的残垣断壁。
往日里炊烟袅袅的村口,此刻却被肃穆的白色占据。
村民们神情凝重,默默地将手中的白花放在一座新搭起的灵堂前。
灵堂正中央,一块高大的木碑巍然耸立,其上用浓墨重彩地写着八个大字:“以名赎罪,以火归途”
。
这便是李景荣的命令,在医疗队抵达之前,先为“灰线”
的罪魂们,备下一场盛大的葬礼。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传遍了整个根据地。
起初,人们还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李旅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当得知这是为那些被k7Ω毒害的无辜百姓举行的安葬仪式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些饱受折磨,在痛苦中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冤魂需要安抚,他们的仇恨需要宣泄。
很快,百姓们自地行动起来。
有人送来亲手缝制的白色挽联,有人捧来田野里采摘的野花,甚至还有伤员拄着拐杖,一步一个脚印地挪到灵堂前,只为献上一炷香。
更令人动容的是,就连那些被伪军控制的村庄,也有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摸摸地赶来打听路线,想要送自己的亲人最后一程。
东方闻音带领的宣传队更是火力全开,日夜排演一出名为《归途》的短剧。
剧中讲述了一个被“灰线”
蛊惑的迷途者,最终幡然醒悟,回到故土的故事。
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配合着悲凉的音乐,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情感渲染达到了极致。
看着眼前的一切,周卫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要是来了,看见这阵仗,怕是连铃都不敢摇。”
庄严肃穆的灵堂之下,一场紧张而隐秘的行动正在进行。
苏正率领着工兵连的战士们,挥汗如雨地挖掘着暗道。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不仅在通道内铺设了厚厚的隔音层,还在关键位置安装了先进的拾音设备。
供桌之下,一枚微型摄像头悄无声息地隐藏着,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传输到作战室。
老秦一丝不苟地调试着报机,确保每一句“悼词”
都能清晰地传往南京方向。
他深知,敌方一定会严密监听“铃母”
交付前的最后确认信号,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行动失败。
而李景荣,则亲自找到田中康二,让他撰写一篇悼文。
悼文的表面充满了对死者的哀思和惋惜,但其中却暗藏着一段用摩斯密码节奏编写的信息:“铃来即灭,人至即葬。”
这篇悼文将在安葬仪式上公开宣读,李景荣要让“灰线”
的人亲耳听到,却又无法察觉其中的玄机。
数日后,一列悬挂着醒目红十字标志的医疗车队,缓缓驶入根据地边界。
车队带队的“医生”
,竟然是曾在北平医院与田中康二有过一面之缘的旧识。
两人见面,简单地寒暄了几句。
但田中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眼底深处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机。
医疗队进入龙泉村后,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卸下药品和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