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以北的怀庆府一波,逼得多铎不得不迂回策应阿济格,浪费了几个月,又赶上了冬天最寒冷的时节不利于用兵,所以最终是次年二月才正式攻打南明腹地、四月份杀到淮南。
如今这一世,崇祯之死提前了将近两个月,而李自成拿下北京时剩余的实力,还是弱于历史同期的。
所以面对鞑子的进攻,李自成能撑住的时间,也会略微更短一些。
这样算下来,按理论推演,可能七月份鞑子就能发动对河南的开封、洛阳一带,以及后续陕西的进攻。
这样一来,很可能十月份之前,河南淮北之间的地盘就彻底完了,然后清军的南征统帅还有可能赶在冬天最寒冷的日子之前,对淮南打击一波。
虽然这些事情都还没发生,但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也是能大致估出敌人的进度的。
即使是历史上一开始优柔寡断轻视了鞑子的史可法,这一世因为朱树人的蝴蝶效应,因为朱树人此前潜移默化的提醒、以及李自成确实干得比另一时空更菜,所以连史可法都已经清晰认识到:对大明威胁最大的,如今已经变成了鞑子!
而非闯贼!
南京朝廷的一切动作,当然都要围绕着“今年秋末冬初可能就要面临鞑子第一波进攻”
这个节奏来部署。
史可法和沉廷扬还都有一个共识:
如果可以顶住第一波,那么这次攻势很可能就会就此重挫,让鞑子不得不收兵北返,重新从头开始做准备,这样南方就可以获得又至少一年半载的喘息之机,好好整顿内部。
因为冬季攻势来临的时候,越拖越不利于战斗,需要速战,只要一波小败,就能托住很久。
就好比当年曹操赤壁之战,也是隆冬时节用兵,南方马无蒿草,骑兵部队时间一久就坚持不下去了。
南京朝廷眼下的一切决策,都不能妨害“防御潜在的十月攻势”
这个核心大目标!
否则天下都没了,一群宗室内斗斗赢了有毛用!
史可法也是深入揣摩了一下眼下的局面后,不得不作出一个审慎的建议:“大王所虑甚是,实乃天下之福。
眼下我们虽然能以兵马平定福王,但鞑子打得最远的兵马,近在怀庆、卫辉、临清。
如若两淮将领因为朝廷对福王动手而出现混乱,鞑子很有可能改变目标,提前对山东、淮北的剩余州府下手。
而朝廷嫡系兵马却因此在跟被福王蛊惑裹挟的军队内战,这就更加便宜了鞑子了。
我们还要提防福王为了保命,直接顺势投降鞑子给鞑子当傀儡。
由此看来,对淮北藩镇动手,实在要慎之又慎。
不如先观望,要是鞑子南下,他们也好先跟鞑子交手,好歹那些桀骜不驯的兵马,也不算死在汉人内斗之中。
相比之下,朝廷倒是该加速利用这个机会,先把其他跟福王串联的藩王,统统拿下,剪除其羽翼,也好巩固我大明后方。
尤其看福王这些勾连书函,以及抓获审讯的使者所言,两广地区跟福王串联的藩王最多,尤其是这个‘靖江王’,本来就听说颇有想法。
不如让湖广总督朱树人,顺势以湖广兵南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两广勾结王爷,
其他各省并举,把内部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