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闭嘴好好干活。
……
中间这将近十天的拉扯、以空间换时间的过程,别无值得赘述的。
湖广战场上的时间线,很快来到了十一月初。
阿济格的大军先锋,在总共损失了大约五千人马后,总算推进到了南阳城外——
多出来的部分损失,都是仆从军的伤亡,这一路上各县推进过来,也会有一定的损失,还包括后勤失调导致的病患减员。
明军在这个过程中坚决实施了坚壁清野和张弛有度的骚扰,并没有投降的,所以阿济格的部队推进得并不好受。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阿济格抵近到南阳城下后,率先带领骑兵远远观望了一下城池防务,看到南阳县的城墙被临时加固成了奇怪的样子,尺寸似乎厚实了很多,但质地看上去并不坚固,他也是心中狐疑。
虽不了解这么修的原理,但直觉告诉阿济格,对面的敌人不好对付,这种设计肯定另有暗藏歹毒深意。
此后天,清军陆续小心包抄,逐渐把南阳城各个方向都包围严实,断了明军从陆上撤退的后路。
至于水路撤退,暂时还封不死——阿济格倒也考虑过让自己的补给运输船队,从白河上游顺流而下,通过南阳城东的那片河段。
但毫无疑问所有的船都行驶不过去,强行行驶就会触礁,明军在这段河底不知填了多少堰土,做了多少石头和铁锥暗礁,把本就不宽深的河道彻底阻了。
阿济格麾下一名负责城北方向围城的副都统,偏偏不信这个邪。
想催督麾下的汉军旗和北方汉人仆从降军,外加抓来的百姓,把这些堵河工事拆开。
但明军从南阳城东北角的城楼上,不但能用红夷大炮打到施工阵地,甚至连强弩和佛郎机都能覆盖到这个位置。
清军施工兵力在付出了百十个苦力辅兵的伤亡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操作——谁知道坚持做下去,工程量会有多大,往不知道深浅的陷阱里填人命,就太不值当了。
确信北方来的船没法通过白河南下,想快速堵死明军南撤的水路就不太可能了。
阿济格稍微琢磨了一下,就知道自己有两个选择:要么派人施工,直接在下游拦河筑坝,不过那样还得想办法找个地方引水,不能彻底堵死,否则水漫上来能把周边的营地淹了,还不如直接在上游拦水,然后看看能不能蓄高一点后放水淹城——南阳城地势不低,要把城里人淹死是不可能的,再怎么蓄水,最多也就是把城内外用水面隔绝。
但考虑到汉人的水军力量和城内水门的船只,肯定比北方来的清军要精良,这种阻隔马匹机动、便于船只机动的馊主意,清军肯定不能干。
所以总之一句话,直接断河很复杂,需要的施工量会比明军此前破坏航道的施工量更大数倍。
明军都修了十几天,清军岂不是要修至少个把月才能完成?
这招太缓了,阿济格直接就排除了。
不进行水利施工,还要确保彻底断了城内人逃命的念想,第二招就只能等了——阿济格很清楚,北方的河流,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是容易结冰连底封冻的。
白河在汉水以北,出自山区,水量也不大,也是有可能冻住的,到时候,明军就不可能突围了。
阿济格决定试一试,先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