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李成梁家族,辽西的吴三桂家族,都是反面典型。
现在朱树人好歹还比这俩军功最高的武将还年轻很多,曹变蛟和黄得功的寿命肯定是远远活不过朱树人的,所以翻不起浪来。
等他们过世之后,朱树人还能亲自调整。
曹变蛟会被放到大同和张家口的关外,未来十几年里全权负责对察哈尔、科尔沁和鄂尔多斯部的整合,并且监督边贸、打击违禁的汉奸商人。
黄得功则留在吉林,执行类似于原本清朝吉林将军的职权,在当地搞军事化管理的屯田开荒,相当于是组织大明版的“闯关东”
,把松嫩平原开发起来,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关内未来长期和平后的人口增长压力。
东北平原的农耕区比华北还大,只要把北大荒开垦出来,大明人口再增长一倍都不至于没饭吃。
而黄得功祖籍就是辽东本地人,所以把他安排去吉林也不至于离乡太远水土不服。
朱树人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把曹变蛟和黄得功这样安排军屯防区的,谁让曹变蛟是山西人而黄得功是辽东人呢。
除了曹变蛟黄得功这两个武将功劳最高的,另外两个国公,自然要留给文官
没办法,大明制度摆在那儿,多少还是重文轻武的,朝中负责中枢部署调度、协调资源的,功劳也是很重要的,只是不如前线那么显性。
最后自然是内阁首辅史可法,被封为梁国公,内阁次辅沉廷扬,被封为韩国公。
不管怎么说,沉廷扬也出了那么多钱,而且他儿子立功立得都没法升了,所以给他一个国公是没问题的。
如此一来,朱树人的次子、也就是方子翎给他生的那个姓回沉的庶子,将来也可以继承一个国公的爵位,不至于一辈子只能当侯爵了。
朱树人的前三个儿子,一帝一王一公,不至于有人太亏。
四大国公之后,十六个侯爵里,李辅明、朱文祯等人都位列靠前,后面还有郑成功李定国等,具体无需一一赘述。
对于这些侯爵,朱树人也给他们找了事做,未来还可以对其他周边有摩擦的敌国下手,尤其郑成功李定国都还年轻,这辈子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说不定等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最终也能积功升到国公,这都是后话了。
……
搞定了升赏之后,过了几日,朱常淓才在内宫又设私宴,这次是单独跟女婿女儿接风,享受天伦之乐,顺便畅所欲言,听听女婿的想法,看看大明未来还有没有什么武功方面需要查漏补缺的。
“没想到我大明竟有彻底平定内外贼乱,开拓北疆至满蒙尽灭的一天,此功已过于太祖、成祖,竟能在大明沉疴已极之时,二十年内逆转乾坤,真亘古未有之功。
朕何德何能,想来真是惭愧。
卿以天下为任,不计一己功名,虽古之圣贤不能及矣。”
文华殿内,朱常淓跟女婿喝了几杯,自己都忍不住感慨。
说心里话,他自己都觉得,女婿哪怕篡位了,那都算是“有德者居之”
了。
古代那些改朝换代的太祖,十有七八还不如朱树人功劳大呢。
朱树人却不以为意,示意朱常淓不用介怀。
似乎是为了彻底打消对方内心的忧虑、让对方